-1-
不久前,參加活動,遇到一位電視臺的女主播,聽她講了個有趣的小故事。
前些日子她接到熟人的電話,拜托她帶一個大學生實習幾天,朋友特意強調:“她特別崇拜你,很向往主播的工作。”
她同意了,于是見到了實習生小A。
聊天時她問小A,你打算學點什么呢?
小A回答:“我就想跟著你,看看你是怎么準備、怎么直播的!”
在大多數人眼里,電視臺的女主播,是非常光鮮亮麗的,屏幕里的她們,被燈光照耀得令人眩暈。小A向往的,應該也是這樣耀眼的時刻。
先是漫長的化妝,直播前十分鐘拿到稿件。她進入直播狀態,沉默而緊張地準備著,小A問她:“你是怎么快速把這些東西記住的,我想看看!”
女主播很無奈:“這些都是需要我用腦子、用心默默準備的,怎么能看到呢?”。
……
那天之后,她再也沒見過這個實習生。
大概是小A覺得,這看上去很美的主播工作,太枯燥太辛苦了。
緊張的節奏,枯燥的籌備,精準不變的播出時間,大量的導語需要在很短的時間內一字不錯地記住,這都需要足夠的課下工作和精力的高度集中。
我有幾個做主播的朋友每天除了主持自己的節目,還需要時不時出差,完成其他繁瑣的工作。在辛苦奔波之余,仍然要保持良好的狀態站在臺上帶給大家神采奕奕的感覺,根本不像電視里一直那么光鮮。
就如同模特們在T臺上閃亮的幾分鐘,要以臺下漫長的練習為代價一樣,哪有不需要付出努力和辛苦的事情呢?
-2-
在粉絲群里有位讀者貼了一張截圖,圖中是他的一個學生,一位飛機修理師。飛機修理師,聽起來是一項有技術有能力的工作。大家都在猜測,收入肯定很高吧?然而這位讀者進一步解釋:“飛機表面溫度超過60℃。”
在這種狀況下還要堅持工作,我們不能不用“膽戰心驚”來形容。
每次看天氣預報,只要溫度超過37℃,人們就覺得難以承受,到40℃的時候幾乎有“活不下去”的感覺。這位飛機修理師,在60℃的高溫下工作,又是什么樣的體驗呢?
我有個好朋友是做編劇的,那也曾是我羨慕向往的職業,覺得可以寫出許多故事,并且聽說收入也很可觀。
后來跟她聊得多了我才知道,編劇不僅僅是腦力勞動,更是個體力活,長期熬夜,經常出差,有點頭疼腦熱根本不敢當回事,因為時間耽誤不起,檔期得接續起來。
有一陣子,她腰疼得厲害,但還是得收拾東西去出差。而發燒到39℃也要寫劇本這樣的經歷,聽上去很不近人情,但在趕時間的情況下,這是不得不做出的選擇。
很多事情,遠遠看過去的確很美。甚至,我們會羨慕人家有機會去從事那樣一份職業。
但是如果我們切身走近,多一點了解,那背后的艱辛,我們能承受得住嗎?
很難說!
光鮮的背后,未必是你能吃得了的苦。
當然,也不一定人家都是“必須要萬分努力才能看起來毫不費力”,只不過那是他們的選擇,他們愿意去付出去努力罷了。而如果是我們只瞅著光鮮、好看,對困難估計不足,堅持下來的可能性就微乎其微了。
-3-
2000年前后,雜志編輯是一份挺光鮮的職業,看電影、聽演唱會和采訪明星就是工作內容,好多人都曾兩眼冒光地對我說:“這工作好棒啊!”
我的好朋友曾一再表示要跟我“實習”,但平時我們的工作并沒有旁人想象的那么有趣——大部分時間都是在找選題、做采訪提綱、寫稿改稿、配圖、做版、校對……全是瑣碎的細節,光是簽版日要看幾萬字的校對樣,就挺枯燥的吧?
喜歡一件事情,不僅僅是要有沖動,還要有堅持的韌勁。
不然遠遠看著挺美,稍微一接觸,就覺得大失所望,最后很有可能就像是狗熊掰棒子,結局是兩手空空。
而另外一個好朋友,曾經真的去向往已久的電視臺實習了一個星期,去之前熱情高漲信心滿滿,但是一周下來,興趣索然,完全沒有了之前的熱情。
看上去很美的事情,并不僅僅是事情本身美,而是做這件事情的人,能夠堅持長久地做下來,把它變成了一件足夠美好的事情。
而換一個人,就未必是這樣了。
前幾天有朋友問我,現在時間這么寬松了,做個全職太太感覺如何?
我想了想說:“很累。”
我有自己的工作,家里的事情還有我父親和先生幫忙。
即便如此,我也能想到全職太太們有多么辛苦。
她們幾乎要包攬家里的大事小情,僅僅是每天接送孩子上幼兒園、上學,來回就得好幾趟。怎么可能像別人想的那樣早晨睡到自然醒,下午約閨蜜喝個茶?
也許偶爾有一兩次,就會被其他人誤解為“全職太太好幸福”。而這背后的辛苦,成了被忽略的影子。
我不敢羨慕別人了,現在只想盡我所能,做好我自己。
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