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我在香港機場,突然看到有工作人員帶著一個年輕姑娘向登機門跑過去。那個姑娘有二十幾歲吧,大長腿,穿著很時尚,提著幾個大大小小的機場免稅袋子,邊跑邊哭。
這家航空公司規矩向來嚴明,換了登機牌,廣播幾遍不來,過點不等人。等到他們跑到門口,她要坐的那班飛機已經起飛了。
姑娘居然一屁股坐在地上,購物袋散了一地,放聲大哭。工作人員也是個姑娘,但是比她矮半頭,試圖說服她起來,她不聽,呼天喊地說:“怎么辦?”邊哭還邊搓著腿,看體積她是有二十幾歲,看動作,跟四歲孩子耍賴的時候如出一轍。
無奈之下,工作人員用對講機叫來保安,強行把她扶起,一左一右攙走了。
不管出于什么原因,誤機都是一件倒霉而討厭的事情。既然已經誤機了,那就更應該冷靜,想辦法把損傷降到最少。
這么大的人,哭成這樣,真的有點太難看???,其實是一種無可奈何的示弱,只對真心愛我們的人有效。
看樣子可能這個姑娘平時是被寵過頭的,哭能解決她所有的問題。
我朋友招了兩個實習生,面試時說,“只有一個轉正的名額。”
A姑娘,人水靈,嘴巴甜,情商高,善于處理人際關系,在同事之間很受歡迎。
B姑娘,不善談還有點拗,干活麻利,但是同事之間,明顯沒有A姑娘吃得開。
實習快結束,朋友說服了公司,設立了外聯的位置。作為一個小領導,把兩個人都保下來,她還真的有點沾沾自喜。因為新增的職位人事需要走些程序,她就出差去了。
回來的那天,A姑娘給她打電話,她沒有接到。到了家,看到A姑娘發了很長的微信,寫的全是委屈和失望。
她一頭霧水,半夜給A姑娘打電話。A姑娘哽咽著說,“你選擇留下B姑娘,我知道你一定有你的理由。但是我真的非常失望,為什么留下來的不是我?”
她問:“誰給你說,我選擇留下B姑娘?”
A姑娘頓了一下說,“人事部上午在準備B姑娘的入職合同。姐,你為什么不選我?我已經很努力在工作……”
她聽著氣不打一處來。誰不在努力工作?她連續出差一周,回了家累得連自家的孩子都沒有力氣哄,還要哄二十幾歲的實習生。她說:“你的工作另有安排,明天上班再說。”
A姑娘繼續說:“姐,你先別掛,你能給我解釋一下,為什么?”
她頭疼欲裂,再次打斷了A姑娘的話,“明天再說。”
不知道什么時候起,“情商”變成了一個流行的概念,人人都在說著情商到底有多么重要,揣摩自己情商指數,并研究如何快速提高自己的情商。
事實上,情商是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話題。沒有人能說清楚,情商究竟是情緒控制、講話技巧還是人生格局?
我們只是人云亦云地覺得,提升尤其是快速提升了自己的情商,就能日進斗金,受人愛戴,家庭美滿,人生幸福。
其實今天的“情商”,就好像前一陣子,被熱烈討論的教養,家庭,格局,品味,階級和財富……被包裝得金光閃閃,高大無比。
這些品質仿佛成為了一種可以通天的捷徑,只要快速弄懂了這個,就可以跳上龍門,揚眉吐氣。
然而,在討論情商、教養這一系列自我修養的話題之前,我們要自我檢查的是,自己人格的成熟程度。人生并不是一個充滿了選擇題的全國統考,人生需要的是在社會群體中,作出完整而客觀的自我評判,這和個人認知的深淺程度有關,和聰明與能力的關系甚淺。
我從小到大,總是被人評定過于單純、不夠成熟。在我人生若干年中,一直都很困惑,到底什么是成熟。
我一度以為成熟就是城府。上班第一年,當面對我眉開眼笑的同事,背后默默捅我一刀。
我二度以為成熟就是市儈。那個說著愛我到??菔癄€的男人,轉頭就跟著母親大人去相親,因為女方是北京戶口,皇城根底下有房。
我三度以為成熟就是世故。一桌子的陌生人,一眼望去,誰重誰輕,誰有錢有誰勢,誰要敬著,誰可以踩著,都心知肚明,滴水不漏。
我四度以為成熟就是遲鈍。不再傷春悲秋,不再風花雪月,一切都已經過去了,不再擁有激情和夢想。
……
所有和成熟有關的事情,好像都不怎么色彩斑斕。那時候,我還年輕,我常常想,這個世界上最可怕的就是成熟,我才不要變成那一種沒有波瀾、毫無生氣的樣子,我要這一輩子都新鮮晴朗,輕舞飛揚。
事實上,半輩子霹靂撲棱地過來了,我才明白,成熟是一種自己對自己的修煉,摔了那么多跟頭,然后就可以神清氣爽,輕車熟路。
當我們成熟之后,我們才會明白,重要的不是買了什么包,而是購買的輕松程度。
當我們成熟之后,我們才會知道,能夠咬著牙擔起重擔,責任的成就感比吃苦受累更令人滿足。
當我們成熟之后,我們才會清楚,自己的長處和短處,到底自己是塊什么材料。
最重要的是,當我們成熟之后,才可以寬容地看待這個世界,理解別人的苦衷,也理解自己的焦慮。
工作,賺錢,讀書,考試,這個世界上的每一件事情,聰明的人們都能找到事半功倍的捷徑,然而我們唯一找不到捷徑的就是自己的人生。
沒有經歷,沒有付出,沒有吃下去的苦,沒有吐出來的酸楚,我們永遠都不會成熟。
所以,你缺的不是情商,不是智商,不是美貌,更不是優越的爹媽。你缺的是作為成人,能夠擔負的肩膀。真的別再把自己當小孩子了,你早就是已經是大人了,人生最重要的就是成長!
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