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jié)期間,和閨蜜們聚會之后,就要各自回家時,洛洛竟然控制不住情緒,伏在小芳的肩上大哭起來。我們聽見她的哭聲,都紛紛折回問她怎么了。洛洛抽泣道:“我不想回家,回家不能說話,憋得難受……”
在生活中,我們都會產(chǎn)生或多或少的壓力。面對這些壓力,我們該讓它存于內(nèi)心讓它“發(fā)酵”呢,還是把它釋放出來呢?讓它們在內(nèi)心“發(fā)酵”的后果,已經(jīng)在洛洛的身上體現(xiàn)出來了。
01
洛洛和亞輝結婚時,一貧如洗。夫妻倆白手起家,吃盡苦頭開始創(chuàng)業(yè)。他們住在簡陋的出租房里,開了一家規(guī)模很小的電子廠。大女兒出生后,洛洛就留在家里相夫教子,亞輝在外打拼。那時,他們的日子不富有,但一家人有說有笑、有滋有味。
經(jīng)過十年的打拼,他們陸續(xù)成立了三家公司,現(xiàn)在已經(jīng)有了自己的房子和幾輛車。原本,他們這對夫妻是很多打工族心中的標桿,成了很多創(chuàng)業(yè)人前行的燈塔。可是,隨著時間的推移,洛洛發(fā)現(xiàn),他們這個“燈塔”已經(jīng)虛有其表。因為,她在亞輝面前,連話語權幾乎都被剝奪了。
講真,洛洛不是胡攪蠻纏的女人,知道亞輝平時在外奔波很辛苦,從來都沒有無理取鬧過。只是很久都見不著他,偶爾回來一次,就希望跟他說說心里話。可是,她剛打開話匣子,亞輝就大手一揮,面帶慍色地說:“別叨叨了,我想靜靜!”
起初,洛洛還嘗試著跟他打趣、逗樂:“靜靜是誰?長得好看嗎?”到后來,洛洛已經(jīng)沒有跟他搭訕的欲望了。愛他,不等于要變成卑微屈膝的樣子去迎合。
上周,我們聽到了洛洛的消息。她怕自己憋死在沒有愛的婚姻里,就去法院起訴離婚。而亞輝認為他們的感情還沒有破裂,堅決不離。
法庭上,洛洛含淚說:“夫妻間不能說話,還有感情嗎?這樣的婚姻,讓我感到缺氧、窒息……”見她用紙巾不斷地擦拭著眼淚,亞輝的心居然也挺疼的。
第一次起訴沒有離成,亞輝從朋友那里打聽到,并不是洛洛有了新歡才要離婚的。朋友都罵他:不讓人說話,不是比希特勒還可憎嗎?亞輝訕訕地笑了笑,說知道該怎么做了。
亞輝和洛洛還沒有到山窮水盡的地步,他開始主動給洛洛打電話。有一搭沒一搭的,扯完東邊扯西邊,終于把洛洛接回了家。現(xiàn)在,他每天都要主動找話跟洛洛說,找回了當年的熱度。
夫妻都是凡人,不需要高冷的范兒。家里有說不完的話,才會有溫暖的煙火氣。
02
記得有一句話是這么說的,
如果有不開心的事,說出來后,就能減輕一半的煩惱。
傾訴可以釋放壓力,有話憋在肚子里,就會產(chǎn)生很多負能量的垃圾。堆積得多了,到了不能承載的時候,就會爆發(fā)出來——而勤勤爆發(fā)的方式,還有些不一樣。
勤勤的老公大宇忙于公務,少有時間聽她說話。她也像洛洛一樣,遭遇了這種冷暴力。有時候她想跟大宇聊聊天,都被不留情面地拒絕了。勤勤在經(jīng)歷了尷尬和憤怒的階段后,逐漸到了無奈的狀態(tài)。
勤勤好面子,不肯和朋友們談起自己悲催的婚姻。她一直都喜歡唱歌,心里的郁悶積累到一定程度后,就會去練歌房唱個夠。后來,她參加了網(wǎng)絡上的歌唱比賽。
沒想到,她原本只想打發(fā)時間的,后來竟一路順利進階,得到了參加總決賽的資格。在接受采訪時,她情不自禁地哭了,她說:如果有話都不能說出來,那就唱出來!
大宇看到了那次采訪,終于明白,在兩個人的世界里,“無視”是一種極大的傷害。他照著鏡子自語道:明明有兩個耳朵,可就為什么不能聽她說說話呢?為了結束這種惡性循環(huán),他到了總決賽的現(xiàn)場。在工作人員的幫助下,他捧著鮮花,向臺上的勤勤走了過去……
后來,大宇慢慢嘗試著去傾聽勤勤的心聲。他發(fā)現(xiàn),自從打開自己的耳朵后,就發(fā)現(xiàn)了她內(nèi)心的另一個世界。耳朵,不僅僅是五官之一,讓它發(fā)揮傾聽的作用,才是物盡其用。不要等你想去了解對方的內(nèi)心時,對方已經(jīng)沒有傾訴的念頭了。
03
有很多遭遇冷暴力的女性朋友們,有一部分會患上抑郁癥、焦慮癥。今年一月份在湘潭發(fā)生的那個悲劇,就讓人們唏噓不已。一個年輕的媽媽,決絕地帶著兩個幼小的兒女跳了樓。
如果她的丈夫能注意她的情緒,能抽點時間跟她聊聊天,把她的心結打開的話,這個悲劇是可以避免的。
一個想和你聊天、分享內(nèi)心想法的人,其實是因為很在乎你。千萬不要失去了,才懂得珍惜。
人的一生中,會遇見很多不如意的事,使我們產(chǎn)生一些負面情緒。如果不能像勤勤那樣用唱歌的方式去釋放,或者沒有信得過的朋友傾訴的話,還可以寫寫日記,把心里的這些不滿,全都發(fā)泄出來。你會發(fā)現(xiàn),這樣做,能讓你輕松不少。
余生路很長,不能有太重的負荷。能扔的垃圾,就扔了吧。
能有個讓你暢所欲言的人,是幸運;如果沒有,我愿做一只耳朵,去傾聽您內(nèi)心的聲音。
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