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周末跟老朋友見面,聊了許久的天,兩個二十多歲的年輕人,居然在“遺憾”這個話題上花了很長時間。
她說,很遺憾考研落榜的那年,自己沒有選擇二戰。
現在自己的工作單位,剛好就在落榜的那所大學附近,她每次坐公車去上班,都會途徑學校,三三兩兩、有說有笑的學生進出校門,她總是不忍心看。
我問為什么不忍心。
她說,那種感覺就像,因為自己不夠好,所以只能眼睜睜看著,自己喜歡的男生挽著別的姑娘。
我鼓勵她,現在再去考研也不晚,可以再試試。
她嘆了一口氣說,年紀不小了,來不及了。
回家后,我一直在想,人活到多少歲,才會來不及啊?
朋友如果能年輕三四歲,她會辭掉工作清心寡欲地回去讀書備考嗎?我不知道,反正,我大概是不會。
有時候“來不及”好像,跟年齡沒什么關系,自己要是覺得來不及啊,一定會來不及的。
2
幾年前的一次旅行中,在尼泊爾的一間旅店的前臺,遇見四個老大爺。
從他們彼此間的手語交流,可以看出,他們是聾啞老人,他們沒有導游帶隊,也沒有親人陪伴,甚至不懂英語,居然就這么咋咋呼呼結伴出游了。
領頭的老大爺在跟前臺交流時,掏出一個本子,在本子上畫了兩個簡筆的房子,每個房子里有兩張床,前臺小哥立馬會意,給他們開了兩個雙人間。
我當時站在一旁,本來還想去幫忙呢,看樣子完全不需要。
吃完晚飯,我坐在陽臺的長椅上乘涼的時候,發現其中一個老大爺正靠在旁邊的桌子上寫字,我很厚臉皮地坐近了一點,想瞄一瞄他寫了啥。
結果被他發現了,他沒有生氣,只是慢慢合上本子,朝我慈祥笑了笑,然后拿出隨身的便利本,寫了一句話遞過來“你也是中國人嗎?”
我接過本子,寫上“是的,我好佩服你們。”
然后,我和老大爺就像面對一個紙質版的聊天對話框似的無障礙文字交流起來。
從交流中我得知,他們四個都是退休人員,四個人是很好的朋友,對英語一竅不通,都是聾啞人,他們想趁著腿腳還算靈便時出國門走走,選擇了尼泊爾這個臨近又消費不高昂的國家。
他們是一路玩過來的,去了沒通公路的西藏墨脫,還去了白雪皚皚的珠峰腳下。
他寫到珠峰的時候,還驕傲地掏出相機給我看他們四個在珠峰腳下的合照,笑得特別燦爛,還有老大爺比著剪刀手。
覺得他們好棒啊,我簡直化身迷妹。
3
在后來的游玩中,我又偶然在一個象園遇見他們,象園有個互動項目,是游客坐在大象的背上,跟大象一起玩水,大象會把水吸到鼻子里,然后噴到背上的乘客身上,很刺激好玩的樣子,但我怕水也怕臟,并沒有去玩。
想不到的是,四位聾啞老大爺中,居然有兩人去玩了這個刺激項目,一身全濕,還樂呵地比劃著讓岸上的老大爺幫忙照相,那一刻我覺得他們和健全老人沒有任何區別,甚至比他們更健康更年輕,特別可愛。
臨走的時候,他們拉著我一起合了影,我站在他們正中間,挺羞愧的。
我想到自己中學的時候很想學舞蹈,高中的時候很想學游泳,最后都因為自己年齡有些大,身體不如孩童靈活,不好意思當一名大齡初學者而放棄。
可他們,都退休了,本應該在家散散步曬曬太陽的,心中有夢,還是會像小年輕一樣,不顧家人反對不顧異樣目光背上行囊出發,年紀大沒關系,聾啞沒關系,不會英文也沒關系。
人活到多少歲,才會來不及啊?不是三四十,也不是七八十,只要你想,多少歲都來得及。
人真想做一件事的時候啊,眼睛里是看不到阻礙的。
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