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個故事說的是古代的時候,在山西一城隍廟里住著一個姓張的奇客,他自稱魔術師,卻極少賣藝,平日放蕩不羈,鄰里叫他為張狂。一日,好事者圍著他糾纏,要他變個戲法讓大伙開心。那張狂便從身上取出一枚銅錢,色青,中有方孔。他把錢側嵌在地上,兩手對空亂劃,似畫符念咒。一會兒,那錢飛快長大如車輪,圍觀者十分駭異。
張狂說:“眾位,這個錢暫時寄存此處,明日來取。錢中方孔,萬不可伸頸其中,否則必取奇禍。”說完便走了。眾人也都散去。
鄰人某甲,為人鄙俗,心想偷取這枚銅錢。徘徊至夜,悄悄走近用力搬動,卻如蜻蜒撼石柱,不動分毫。忽見方孔中金光灼灼,心知有異,忙伸頸去看,果見其中瓊樓玉宇珠寶無數,且聞燕語鶯歌,有美人翩然。某甲狂喜,便伸手入方孔亂取珠寶,塞滿袋中,并浪言調笑美人。美人亦回眸含笑,某甲魂飛魄散。
正開懷陶醉中,忽見惡漢數名飛奔而至,高呼:“何來無賴,窺人繡閣。”揮鞭痛打,并淋以濁物。某甲痛極欲逃,但覺方孔漸小,頭不可出,腰以下亦如鐵鉗緊箍,進退不能,大駭,只得高聲;呼救。鄰里驚起,執火把圍觀笑謔,無計可出。
天亮后,張狂來,見狀,埋怨某甲說:“爾貪吝成性,為盜小利,貪富貴,好美色,以致鉆穿錢眼,咎由自取,不可活矣!”眾鄰里代為哀求。張狂說:“財富人所欲也,然必以勤勞取之。天地間如武侯八陣圖,廉為生門,勤為活門,貪為死門。某甲誤入死門,行時即所絕。但如有悔心,尚可救。”某甲聞言號啕大哭,涕淚涂面。張狂便取巨筆蘸清水涂錢孔。某甲得出,頸部糜爛,腰間赤痕數匝,慘不忍睹。他暗中以手探取袋中所竊金珠,皆泥石毒蟲,盡棄之。
眾鄰里返視那銅錢,只見它立時縮小如舊,方孔兩側,有“魔窗”二字。張狂納錢于衣袋中,拱手而去,后不知所往。
第二個故事來自佛經:有一位國王,名叫難陀。他非常貪財,拼命聚斂財寶,希望把財寶帶到他的后世。他心里想:我要把一國的珍寶都收集到我這兒宋,不能讓外面有一點兒剩余。他把自己的女兒安置在淫女樓上,吩咐她身邊侍侯她的人說:“要是有人帶著財寶宋求我的女兒,把這個人連同他帶的財寶一起送到我這兒來!”他就是用這樣的辦法聚斂財寶,所有的金錢寶物都進了國王的倉庫,全國上下,就沒有什么別的地方有財寶了。
在難陀的國中有一個寡婦,只有一個兒子,她對兒子極為疼愛。她兒子看見國王的女兒端莊美麗,容貌非凡,非常愛慕。但是他家里沒有錢財,沒法和國王的女兒結交。為了這事,他生起病宋,以致相思成疾,氣息奄奄。他母親問他:“你害了什么病,怎會病成這個模樣?”兒子把內心的情感告訴了母親,說:“我要是不能和國王的女兒交往,必死無疑。”
母親對兒子說:“可是,國內的金錢寶物一無所剩,到哪里去弄到寶物呢?”她不愿意讓兒子生活在痛苦中,想了一會兒,說:“你父親死的時候,嘴里含有一枚金錢。你要是把墳墓挖開,可以得到那枚錢,就可以用那錢去結交國王的女兒。”
兒子遵照母親的吩咐,去挖開父親的墳,從父親口里取出那枚金錢。他拿到錢后,來到國王女兒那兒。國王的女兒便把他連同那枚金錢送去見國王。國王見了,說:“國內所有的金錢寶物,除了我的倉庫中,都蕩然無存。你在哪里弄到這枚金錢?你今天一定是發現了地下的窖藏了吧!”
國王用了種種刑法拷打這寡婦的兒子,要問清楚他是如何得到這枚錢的。寡婦的兒子回答國王說:“我真的不是從地下的窖藏中得到這枚金錢的。我母親告訴我,先父死的時候,口中含著一枚錢。我挖開墳墓,由此得到了這枚錢。”
難陀王派了人去查驗,果然不假,這才相信了。難陀王這時在心里暗自想道:我先前聚集一切寶物,想的是把這些財寶帶到后世。可是那個死了的父親,一枚錢尚且帶不走,何況我這樣多的財寶呢?于是作偈曰:“錢財身外物,慳貪難受益;縱積千萬億,身死帶不去。”
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