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丁捷長篇小說《依偎》有感
初識《依偎》,源于巧合。朋友父親是個教師,書架上的書一堆一堆的。無意中翻開此書,便一度不曾放下。當時不懂愛情的我,看不懂安芬與欒小天之間的千絲萬縷似斷而連的那種情愫。經(jīng)過歲月洗禮,如今翻然感悟:這便是愛情,能依偎而哭方是堅貞不渝的愛情。
安芬的童年沒有父愛,也缺少母親的關懷,正是青春年少的她,忍受挫折屈辱,最終出賣身體,用沉淪詮釋著無處安放的青春。而欒小天則是不能融入現(xiàn)實社會的人,作為一名自由畫家,在理想與現(xiàn)實之間痛苦的謀以生計。兩個人似乎走的不是同一方向的道路,然而命運就是這樣,讓他們在某個時間某個地點有了交叉點,碰撞在了一起,擦出了愛的火花。愛情這東西,總是很奇妙,在沒有來臨之前,宛如黎明前的黑夜靜悄悄,到來之后又似暴風雨般轟轟烈烈。正如蘇童所言,小說把堅硬的死亡寫得十分柔軟,把柔軟的愛情寫得無比堅硬。兩人最終實現(xiàn)了精神與肉體的相互依偎。
也許,我就是你眼前的藤鄉(xiāng),你就是我眼前的藤鄉(xiāng),我們是彼此的藤鄉(xiāng)。”安芬的這一句話,一針見血地道出了愛情的本質(zhì)。愛情是什么,是相互理解,“是彼此的藤鄉(xiāng)”,是依偎。唯有這樣,兩個軀體才能緊緊相擁在一起,融合成一個靈魂。
如今社會,紛繁復雜。愛情在這個高速發(fā)展的時代,似乎成為了一種物質(zhì)。現(xiàn)在的人們,不是在尋找“彼此的藤鄉(xiāng)”,而是用面包的大小考量兩個人能不能在一起。走在一起是緣分,在一起走是幸福。我們用金錢綁架了緣分,換去那份用金錢買不來的幸福,這便是塵世間眾多癡男怨女在緣分安排走在了一起,卻不能幸福的一起走的原因。傻傻地相戀,笨笨地相愛,拙拙地相依,呆呆地過日子,不管是肉體,還是精神,相互依偎才是真正的愛情。(作者:黎修日)
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