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人生活得很豁達、很幸福,有的人生活得很糾結、很痛苦,很大部分原因在于各自的心態。
毋庸置疑,我們的心情都會受到周遭環境的影響。比如,外面的天氣如果是陰冷的,我們的心情也往往會像外面的天色一樣沉重,灰暗郁積于胸,變得煩躁易怒。如果外面晴空萬里,我們就會感覺心曠神怡,明媚一片,快樂得想放聲歌唱。天氣的好壞對人的心情的確有一定的影響,但是如果我們任天氣牽著鼻子走,那真是一件不太明智的事情。雖然我們不能改變天氣,但是我們可以改變自己的心情。
事實上,真正影響我們心情的只有我們自己。忍得住的人就不會被情緒的好壞左右自己的人生。
據權威機構調查,在職場中有70%以上的人承認,他們在辦公室中曾經有過憤怒、焦慮、哭泣、哽咽的情況。但情緒不是天氣,人無法控制。試著學會控制自己的心情,才能讓心靈安靜、閑適。
從前,有這樣一位老婆婆,她每天都對著天空發呆,無論是晴天也好,雨天也好,從來就不能在她臉上找到一絲笑容,相反,寫滿她臉上的永遠都是憂愁和煩惱。為什么老婆婆無論是晴天、雨天都表現得那么憂愁呢?原來,老婆婆有兩個女兒,都是做生意的。大女兒是賣傘的,二女兒是賣鞋的。每到下雨天,老婆婆就開始擔心二女兒生意不好;每到晴天,她又擔心大女兒生意不好。老婆婆終日憂心忡忡,內心糾結無比。有一天,她遇到了她的鄰居,并且向鄰居述說了自己的煩惱。她的鄰居說:“你為什么不換一個角度去看這個問題,那樣你可能就會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了。你想想,晴天是不是能給二女兒創造機會,生意興隆了;雨天是不是又能給大女兒創造機會,財源廣進了。這不是兩全其美的想法嗎?”
老婆婆聽到這樣的話,想了想,確實如此!從此,老婆婆就換了另外一種心情看待晴天、雨天,煩惱也因此煙消云散了!
由此可見,雖然一個人不能改變天氣,但他可以改變自己的心情。改變了自己的心情,一切都變得豁然開朗。
從根本上說,人之所以被外界影響,時常有煩惱、壓力或心情不好,原因就在于有過多的執著,把很多東西看得很重,或名或利或結果。煩惱、壓力等都是內在的,非客觀存在。
放下,便自在。學會放下,你的心情就會自然、平和、開心、放松。不要執著于結果,用心體驗過程,從中獲得享受與感悟。當然,放下并不意味著放棄或不理它,只是使自己懷著平和的心態,積極面對,尋找正確解決之道而不是逃避或抱怨。
總之,你可以從改變自己開始,改變自己的心情,讓自己的心靈收獲閑適、收獲寧靜。你不能控制自己的遭遇,但你可以控制自己的心態;你改變不了別人,但你可以改變自己;你無法改變天氣,但可以改變心情,讓自己變得積極起來。生活中既然有挫折、有煩惱,就會有心情不好的時候,一個成熟的人,不是沒有煩躁心情的人,而是善于調節和控制自己心情的人。(摘自湯木著《將來的你,一定會感謝現在的自己》)
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