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女倆乘地鐵。
莘莊起點站上車,乘客不多,但車門一開,大家還是迫不及待蜂擁而入搶位子。
父女說著話。讀初中的女兒正為一篇作文犯難,老師要求通過觀察身邊事物來寫。女兒說,每天就是上學、放學、吃飯、做功課、睡覺,有什么好寫的。
老爸心想,倒也是的,一時也拿不出主意來。
正思忖間,地鐵到了第二站。月臺上的乘客,以奧運會的勁頭,沖進車廂,直奔空位。
老爸對女兒說,寫作的題目就在你眼前。
“寫搶位子啊?”女兒問。
“對!”
“這有什么好寫的。天天都是這樣的。”
從前不是天天都這樣的。
老爸說,魯迅曾經寫過一篇散文,講乘火車的見聞。魯迅說,車子快要開了,但一群乘客卻還在作揖打恭,互相謙讓,誰也不肯先坐。結果火車一開,“頃刻間跌倒了五六個。”魯迅當時看不慣中國人的迂腐、繁文縟節,認為與現代文明的迅速發展脫節,就寫文章挖苦。假如魯迅還活著,他看到今天中國人的樣子,老夫子會作何感想呢?
魯迅身高只有一米五十八,又生了多年肺病,體重不到七十斤。
他來乘車,被人輕輕一推,就要跌出好幾米遠。老夫子是脾氣極壞的,他爬起來,罵不過別人,打不過別人,回到家,拿起筆,一定會用最刻毒的語言嘲笑、諷刺、挖苦這丑陋的國民性。
魯迅會寫些什么呢?當年他那樣激烈地反對禮教,如今天下弄成這付樣子,他還會反對禮教嗎?
老爸對女兒侃侃而談。
老爸說,世界上大概沒一個地方象中國人這樣不守秩序,這樣粗魯無禮,這樣野蠻。老爸說,我們以為在世界上被人看不起,是因為窮。其實,我們中國人被人看不起,最主要是沒有禮貌,缺少最基本的道德操守。
在公眾場合大聲講話的是中國人,隨手扔垃圾的是中國人,歡喜插隊的是中國人,至于搶座位,更是中國人的家常便飯。連沒有位子可坐的電梯,中國人都要一馬當先,搶在前面。
所屬專題: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