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心相
心正、身修、家齊、國治、天下平。
《禮記·大學》原文“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齊,家齊而后國治,國治而后天下平。” 大意是說:古代那些要使美德彰明于天下的人,都是先治理好他的國家;要治理好國家的人,要先整頓好自己的家;要整頓好家的人,要先進行自我修養;要進行自我修養的人,要先端正他的思想……思想端正了,然后自我修養完善;自我修養完善了,然后家庭整頓有序;家庭整頓好了,然后國家安定繁榮;國家安定繁榮了,然后天下平定。
不管你做什么事,一切都要從正心開始。要正心,必須明白心是什么?
請認真理解這句話的含義:我們從小到大,做的每一件事情,只不過是為了滿足自己的“意識心”。換句話說:物質的擁有與支配,只不過是想滿足我們自己的心。只要你是人(我們只討論人類),你每天都在與你自己的“心”打交道。你只不過在找“感覺”。錢財多與少,是你的“感覺”;物質得與失,是你的“感覺”;事業成與敗,還是你的“感覺”。不是錢財、物質在你手里才叫“有”。是你擁有的東西,你的“心”在認可“有”才算“有”;別人的東西和錢財你拿在手里,你“心”里不認可,所以還是“無”。你住自己的房子,心感覺自己“有”房子;你住別人的房子,心感覺自己“無”房子。請你細心認真去體會…有與無、得與失、多與少、成與敗…
我們每天會看電影、電視、書、報、雜志,看的時候開心(可能還會出現其他的心理活動),過后心就有失落的感覺。
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