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五光十色的現代世界中,讓我們記住一個古老的真理:活得簡單才能活得自由。
自古以來,一切賢哲都主張過一種簡樸的生活,以便不為物役,保持精神的自由。
事實上,一個人為維持生存和健康所需要的物品并不多,超乎此的屬于奢侈品。它們固然提供享受.但更強求服務.反而成了一種奴役。
現代人是活得愈來愈復雜了,結果得到許多享受,卻并不幸福,擁有許多方便,卻并不自由。
如果一個人太看重物質享受,就必然要付出精神上的代價。人的肉體需要是很有限的,無非是溫飽,超于此的便是奢侈,而人要奢侈起來卻是沒有盡頭的。溫飽是自然的需要,奢侈的欲望則是不斷膨脹的市場刺激起來的。富了總可以更富,事實上也必定有人比你富,于是你水遠不會滿足,不得不去掙越來越多的錢。這樣.瞄錢便成了你的唯一目的。即使你是畫家,你哪里還顧得上真正的藝術追求即使你是學者,你哪里還會在乎科學的良心?
仔細想一想,我們使會發現.人的肉體需要是有被它的生理構造所決定的極限的,因而由這種需要的滿足而獲得的純粹肉體性質的快感差不多是千古不變的,無非是食色溫飽健康之類。紂王“以酒為池.懸肉為林”,但他自己只有一只普通的胃。秦始呈筑阿房官,“東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但他自己只有五尺之軀。多么熱烈的美臺家,他的朵島之快也必須有間歇.否則會消化不良。多么勤奮的登徒子.他的床第之樂也必須有節制,否則會腎虛。每一種生理欲望都是會圖足的,并且嚴格地道循看過猶不足的法則。山珍海味.揮金如土,更多的是擺闊氣。藏嬌納妾,美女如云,更多的是因虛榮。萬貫家財帶來的最大快樂并非直接的物質享受,而是守財奴清點財產時的那份欣喜,敗家子揮霍財產時的那份痛快。凡此種種,都已經超出生理滿足的范圍了,但稱它們為精神享受未免肉麻,它們至多只是一種心理滿足罷了。
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