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許多場合,經常被一些記者和大學生問到一個相同的問題:“你成功的秘訣是什么?”對于這個問題,我從來沒有正面回答過。因為我的確不知從何說起。首先我成功嗎?如果我算成功的話,有秘訣嗎?這兩個問題是回答“你成功的秘訣是什么?”的前提。但被問得多了,我也不得不認真地想一想,在我人生的經驗中可能是有一些事情做成功了,但同時也有一些事情做失敗了。那有些事為什么會成功?有些事為什么會失敗?這其中一定有原因,如果就事論事,而不是對人而言,回答這個問題可能會比較容易。以下是我的三點體會:
1、信任。要信任對方,相信和你合作的伙伴。因為在今天的社會中,任何一個單個的人都無法做成事情,都需要大家的幫助、合作,需要大家團結在一起,而信任是前提,沒有了信任,就不可能有真正的團結和良好的合作。其實,閱歷和經驗越多的人吃的虧可能就越多,積累負面的經驗也就越多,他們就會時時刻刻提醒自己,不要吃虧上當。而往往這些人看到別人上當吃虧的案例也會很多,加上自己親身的經歷又很多,就很容易變得不相信別人,這實際上是做事情中最可怕的一點。如果陷入這樣一個惡性循環,看不到信任的力量,只看到吃虧上當的事件,你就會失去信任和團結帶給你的力量。你防范別人,別人也會防范你,這樣就會把精力和聰明才智都用在相互的猜疑上去。所以,如果在當今社會要想做成事情就一定要相信別人,這將會給你帶來威力無比的力量。相信別人,包括相信欺騙過你的人,自己的胸懷是敞開的,自己的耳朵是傾聽的,這樣才能夠一步步地走向成功。
我曾給孩子們講過法國作家雨果寫的《悲慘世界》中的故事,他們都很喜歡聽,有些細節我記不清了,為了給孩子們講全故事,我又重新看了一遍《悲慘世界》。小說的開頭講的是,從土倫監獄釋放出來的冉"阿讓住進了主教家,晚上偷走了主教家的銀餐具后被當地的警察抓住,并帶回到主教家來。主教說:“你為什么不跟他們說這是我送給你的?還有我送給你的蠟燭臺你忘記帶走了。”這段話再次觸動了我,正是這充分的毫無保留的信任和愛,讓一個罪犯一步步轉化成對社會有用,有愛心的人。
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