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生活得充盈與否,最好讓他去獨處。一個人時,他若能憑著清寂的幽曠,和哲人交流,與歷史對話,內心一片澄明;或有奇思佳構,接靈感入懷,筆走龍蛇,靈魂一片瑰麗;或心馳神往,思物懷友,眷妻念子,感情一片亮色。你便可斷定:其人內心豐盈充實。獨處時,若百無聊賴,孤苦浮躁,度日如年,內心灰蒙蒙一片。無疑,此人一定非常貧乏和空虛。充盈的人無論在何時何地,都會心有所依,情有所寄。
充盈的人生是一種常態的人生自然的人生。有這樣一個故事。一天,一位施主問景岑禪師:何謂平常心態平常人生?答曰:即要眠就眠,要坐就坐;或熱即取涼,寒即向火;或困則睡,健則起;夏則赤骨力,冬寒須得被。幾句平常而又充滿禪意的回答,景岑禪師心靈的富足與充盈便躍然在目。可見,平常的心態是最充盈的心態,平常的人生是最充盈的人生。
充盈的人生是一種“隨因隨緣”的智慧,是一種“知足常樂”的情懷。這種“隨因緣”,這種“知滿足”并非不知進取,并非茍且隨便。擁有充盈人生的人知道人秉天地之氣有厚有薄,沒有人無“缺陷”,沒有人無“不足”,知“不足”就是“知足”。
充盈的人生是不躁進,不過度,不強求。或許,你為了求得人生的“充盈”去追求自我的價值,倘若你只是虛情掩飾,附庸風雅,浮心躁氣,虛乏的難堪便會長驅直入,難免衍化成無數的噬嚙之情。只有真心“修道”者,一息尚存,壯心不已,義無反顧,一路的奇花異草,峻險風光,才會讓你有難得的人生體驗。
充盈的人生善于把握各種機緣,既不刻板,也不慌亂,既不忘形,也不悲觀。充盈的人生是以“入世”的態度去耕耘,以“出世”的態度去收獲。是一種達觀,是一種灑脫,是人生的一份成熟,是人情的一份練達。
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