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瀾談到“教養”,說現在有些公司面試,其中一個項目就是去食堂吃飯,在吃飯時觀察一個人。飯桌上,一個人的基本性格和教養一目了然:你夾菜的動作,你吃飯時發不發聲,嘴里嚼著東西時講不講話,你面前的桌面清潔度,真的,任何一個細節都會讓你被打回原形。餐桌上的教養是終身學習的一項內容。有些人一天到晚叫著更新知識,但這些方面怎么不更新呢?
我看人也有個細節,買單細節。有些人不愛買單,一般是能躲則躲,既然這樣,咱就不要總是想去參加聚會、結交朋友了,躲在家里不就行了?買單真的只是一種姿態,沒有人該為你買單。你以為每個人都是傻瓜,那你就大錯特錯了,一些總是搶著買單的人,不是他們多有錢,而是一種素質,你以為他們心里不清楚?幾次下來,別人不會再約你了。你有沒有發現身邊貼心的人越來越少了?誰都不是傻瓜,只是他們知道做人的一些常識和教養。
還有一種細微的習慣很重要,就是送禮物的習慣,有些人總表現得很喜歡送東西給朋友,但是給別人的都是自己不需要的。不管東西貴還是便宜,起碼你沒有用心,這是看得出來的。這些時候,真的不如不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這也是基本的教養。我送禮物給朋友時是用心的,也是獨特的。比如我會把自己出外旅行時拍下的圖片,去攝影店做個小紙板送人。這樣的禮物花不了什么錢,但是有創意的成分,我用心了。我喜歡吃的紅棗,我會順手買一袋,送給愛吃紅棗的朋友,這也花不了什么錢,我只是覺得自己喜歡的,才想到去送人。這些小細節,也是一種教養。
如果一個人,你約她,她老是說忙,那你基本可以不與她打交道了,因為這說明你在她生活中并不是那么重要。從我自己來說,只要我想做的事或者想見的人,我總是會有時間;實在是沒時間,我會另約一個近期的時間。不想做的事,我才會找借口。對于你喜歡的人和事,你永遠要學會不忙。這種選擇會讓你知道什么重要,為什么而忙。
狀態不好的時候,我們都不太注重自己的打扮,因為沒心情。但是,我的一位朋友不是這樣,她任何時候都會把自己收拾得很體面地出門。對她來說,這是一種素質和教養,是對別人的尊重,也是對自己的尊重。心情不好時,她會把自己收拾得更好。她說,女人不要向別人宣告失敗,你很邋遢地對待自己,只是暗示:瞧,我沒有能力去勝任這些事,我被生活打敗了。這樣,你就完了。
去年,她的孩子住院動個大手術,全家人忙得人仰馬翻。按理說,她該蓬頭垢面吧,不是這樣的。她帶了一只小型電熱杯和小袋五谷雜糧,隨時為自己煲一杯香濃的營養女人粥。每天照例把自己收拾得體面干凈,照例涂上淡淡口紅,頭發盤得緊致整潔,照料孩子空閑時,捧一本書坐在陪護椅上看,邊上還放著一杯香濃的咖啡,她在一群沉悶陰郁的陪護親屬里顯得極不一樣,像一道風景。事后跟她聊起來,她說:如果一碰到事,精氣神都亂了,那更麻煩了,本來就是壞事累事,還要吃不好睡不好,把自己搞得憔悴不堪,那不是更不堪了?有這樣一種保持體面的教養,你會記得收拾自己。
人生其實有無處不在的面試,你以何種姿態應對?
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