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納森·斯威夫特是《格列佛游記》的作者,愛爾蘭作家,諷刺文學大師,也是英國啟蒙運動中激進民主派的創始人。其老年自擬十七條用于自勉的戒條,其中第七條就是:不貪。他是說到做到,將自己積蓄的三分之一用于各種慈善事業,用另三分之一的收入為弱智者蓋了一所圣帕特里克醫院。事實上,“貪”,不僅是老年人不應做的事情,也是任何人一輩子都不必做的事情。
少年時不必貪。誠然,少年時是最容易犯貪婪錯誤的時期,因為此時的人精力充沛,同時欲望也旺盛,又缺乏人生經驗閱歷,敢于冒險,所以在各種誘惑面前很容易鋌而走險,犯下“貧”的錯誤。但實際上,明智的少年人,是不會去貪的。因為,少年人就像早晨八九點鐘的太陽,來日方長。只要肯努力奮斗,未來充滿希望,完全可以憑借自己的努力,來獲取巨大的成功,以光明磊落的成功來贏得世人的敬佩。對于少年人來說,縱然條件艱苦點,生活清苦點,甚至一無所有,也沒有什么要緊。因為,未來的道路還是那么漫長,未來的天空還是那樣廣闊,命運之神隨時都可能為少年人打開一扇幸運之門,機遇無處不在。所以,少年人不必急于求成,不必對眼前的誘惑過于執迷,不必拿自己明天的廣闊前景來賭一時的貪欲。相信自己,就能通過艱苦奮斗而創造出輝煌的事業。因此,縱使有機會,也不必去貪求那些不義之財、不當之利。
中年時不必貪。誠然,中年時是最容易犯貪婪錯誤的時期,因為此時的人或者更有貪婪的條件。中年人大都已經有一定的社會地位和社會關系網絡,可以為滿足自己的貪欲提供更多機會;或者更有貪婪的必要,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負擔更重,貪一點就能改善自己和全家人的生活處境,所以中年時犯“貪”的人比較常見。但實際上,明智的中年人,也是絕不會去貪的。因為,中年人是社會和家庭的中堅,無論是對社會還是對家庭,都承擔著更大的責任,這就要求中年人更加嚴格地要求自己,不可魯莽冒險。一旦因為貪婪而犯錯,不僅自己會身敗名裂,也會給社會特別是給家庭造成巨大的痛苦,甚至是覆巢之禍。而且,人到中年,人生已經過了大半,只要稍微熬上一熬,克制好自己的貪念,就可以平穩度過,給孩子們樹個清白的榜樣,給世人留個清白的名譽。縱然家里清貧些,擔心孩子受苦,但孩子們來日方長,在適當艱苦的環境下也許能成長得更好,不必為此過于憂慮。所以,中年人要挺得直腰桿,扛得起重擔,不要忘記肩膀上沉甸甸的責任,不要把大半生的努力毀在一個貪字上,靠自己的咬牙擔當做一個無愧于社會、無愧于家庭的人。
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