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人與人之間關系的真相是,除了你的父母對你好,沒有幾個人希望你好。大多數人不但不希望你過得好,他還想在背后看你的笑話。
其實,人與人的關系,并沒有他說的那么可怕。什么大多數人都想看你的笑話?大多數人根本不熟悉你,沒有必要關注你。平時與你熟悉的人,與你同一職場的人,在你的工作能力、生活資源跟他相差無幾時,他既不希望你倒霉,也不希望你飛黃騰達。一旦你在某些方面比他優秀、或者晉級加薪有你沒他、或者你的生活資源超越他時,他就有可能會產生自卑、嫉妒心理。
自卑,是一個人對自己的能力沒有足夠的信心,自己為自己設置的障礙。有因為自定目標太高,難以達到而產生的自卑;有與他人攀比,自慚形穢而產生的自卑。自卑,就是默認自己的無能,選擇消極處世。
嫉妒,是人們潛意識固有的攀比心態。我們通常說的“紅眼病”、“吃醋”都是嫉妒的一種表現。它會讓人在攀比過程中出現壓力感、挫敗感、怨恨感,甚至因怨恨對他人做出過激的行為。
自卑心理、嫉妒心理,人皆有之,不必害怕。只要以正確的認識去面對,以積極的行動去化解,定能走出迷途。
戰勝自卑,首先要正確認識自我,在客觀評定自己短處和劣勢的基礎上,找出自己的長處與優勢,將自己曾經做過的最滿意的事情,放到心靈的“勵志榜”,情緒失落時重讀,可以平衡心態;遇到難題時,能暗示自己“我行的,我一定行的”。如此勇敢地鼓勵自己,就能不斷地發掘自信,從陰影中走出,并在自勉自勵中超越自己。
克服嫉妒,同樣需要客觀地評價自己,不要拿你的劣勢去比別人的優勢。如果你確認自己也有這方面的優勢,那就從自身找原因吧,是不是你的運作方式不對,還是努力不夠?趁著你的嫉妒還沒發展到嚴重程度,快將它轉化為自己前進的動力,或尋找生活中的快樂,借助各種業余愛好來宣泄和疏導吧。如唱歌、跳舞、書畫、下棋、旅游等等。
日常生活中,平白無故希望你不好的人,或者落井投石的人是很少的。如若有,這些人往往是曾經與你有過矛盾,而且心胸狹窄的人。你避開即可,不必糾結。遇到什么難纏的事,只要冷處理,就不會傷害自己。
有時,我們與別人鬧矛盾了,也不要把別人想像得那么藏怒宿怨。你的疑神疑鬼,只會徒增煩惱,沒準別人早就釋懷了。
年青時,我曾經因為一次車間評先進工作者,與同宿舍住的一個女孩鬧翻了。她在她們班組會上,指著候選人名單,說我有驕傲自滿情緒,看不起工友。朋友好心告訴我,以后要謙虛些。我當時想不通,什么叫驕傲?我只是埋頭干自己的事情,沒注意別人的眼光罷了。回到宿舍,我問那女孩,我驕傲在哪里?吵了一架,搞得傳話的朋友怕了我,那女孩過后也不再跟我說話,兩人同住一個宿舍,尷尬極了。還好,后來我干我的事,她干她的事,互不相干。我想她肯定會恨我一輩子的。
那年,我報名參加高考,她對別人說:“她(指我)有可能會考上的,因為她很喜歡看書學習。”當一位朋友將她的話轉達給我時,我的眼睛濕潤了,她干嘛不恨我呢?還說出這么暖心的話。我很想去跟她說一聲謝謝,可是當時因為年青,仍然放不下面子,再后來,我離開了工廠,就再也沒見過她,假如有一天碰到她,我一定向她表達自己當年對她沒禮貌的歉意。
那天,我看見一個二十多歲的女孩,用一根竹桿在湖邊的蓮花叢中,撈著什么。我走過去問:“姑娘,你在干嘛?”她看著我說:“我在撈一只蝴蝶,它快要被淹死了,我是佛教的信徒,不能對有生命的動物見死不救。真怕別人說我偷蓮花。”
“哦,我明白了,我對動物的慈悲和你一樣,我們一起救蝴蝶吧。”我也參加了救蝶行動。
這時,又陸續來了幾個人,姑娘都以回答我的話,回答問她的人。后來,大家一起想辦法,最終用穿小洞的大枯葉插在竹桿尖,把蝴蝶撈上來了,姑娘把它放到陽光下晾曬。
只剩我們倆時,我講了剛才想對她講的話:“姑娘,你不要把人想得那么復雜,別人只是以為你有什么東西掉到水里,誰會想到你偷花呢?再說了,你學佛學,更應該有平常心,只要自己干啥事問心無愧就好,怕什么別人瞎猜。你說對嗎?”
“對的!我不應該把人都想象得那么復雜。謝謝你,阿姨。”她的臉上綻開了笑容。看著青春靚麗的姑娘,看著開始扇動翅膀的蝴蝶,我也開心的笑了。
人生在世,若想處理好人際關系,收獲幸福快樂,就得學會理解和寬容一一容人、容事、容批評、容誤解,以人心打動人心。而不是胡亂猜想,信口開河地指責別人這不對,那也不對。
走在人生路,請不要讓陰暗擋住自己心靈的光,以平和的心態解讀人際關系,多給自己和眾人營造一個和諧的生活環境,世界將變成溫暖的人間。
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