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一直是習近平總書記重視和關心的事。習近平總書記也特別指出,要保持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的戰略定力,牢固樹立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導向,持續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
盡管面臨疫情防控,嶺南師范學院機電工程學院“協綠”社會實踐隊仍堅定不移貫徹綠色發展理念,努力以綠水青山鑄就小康社會底色,讓更多人了解垃圾分類及處理的意義,宣講組成員吳婉婷、羅鍵、黃倩萍、呂嘉穎通過線上錄制視頻的方式進行了一次有關垃圾分類及處理的宣講活動。
保護環境,人人有責,良好的習慣從小就需要開始培養。7月19日,在育聯小學通過播放提前錄制好的宣講視頻,讓育聯小學的小朋友懂得垃圾分類及處理的意義。而宣講視頻中的第一部分是由吳婉婷和羅鍵給小朋友們介紹廚房處理器和垃圾處理廠。
首先,宣講組成員吳婉婷給小朋友們播放了一個小視頻,給小朋友們帶來一個對垃圾分類的簡單認識。通過視頻,讓小朋友們了解到垃圾是如何“變廢為寶”的。同時也讓小朋友們明白垃圾不一定是廢物,通過一些方法人們也可以將垃圾“變廢為寶”。
接著,她又向小朋友介紹了廚房垃圾處理器,廚房垃圾處理器是一個讓家庭廚房時刻保持清潔健康的利器。它通過碾磨和粉碎食物殘余物,達成小粉末或是小顆粒的狀態,隨著水流沖下下水道自然排出的一款清潔器具。
為了讓小朋友們知道大家平時廚房中的骨頭、魚刺、剩余的飯菜等食物都是如何處理的,她詳細的說明了廚房垃圾處理器的具體優勢。最后,她又給小朋友們播放了一個有關于廚房垃圾處理器的工作視頻,讓小朋友更深入了解廚房垃圾處理器。
緊接著,宣講組成員羅鍵繼續為小朋友們介紹垃圾處理廠。他告訴小朋友們至今國內常用的垃圾處理方法有:衛生填埋法、堆肥法和直接焚燒法。我國一般使用的方法是直接焚燒法。而直接焚燒法一般是在垃圾處理廠中進行的。他還向小朋友們講述了直接焚燒法的幾個特點,并且介紹了一些有關垃圾焚燒站工作流程中的知識和細節,讓小朋友們了解到垃圾焚燒并轉化為其他能源所帶來的好處,讓小朋友們加深了對環保的認識。
最后,他告訴小朋友們垃圾只有混在一起的時候才是垃圾,當它們經過了分類回收后也能變為寶貝。垃圾分類創造的是一個無垃圾的社會,一個使資源循環再生的社會,而這一切只需要我們的舉手之勞。同時呼吁所有小朋友在平時生活中要注意進行垃圾分類。
第二部分是宣講組成員黃倩萍和呂嘉穎給小朋友們分別介紹了目前中國生活垃圾的一般四大類:可回收垃圾、廚余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
首先,黃倩萍告訴小朋友們通過這四大類將垃圾分開放置可以大大減少垃圾處理工作量。然后,她又向小朋友們介紹到,可回收垃圾又名再生資源,它是指回收后經過再加工可以成為生產原料或者經過整理可以再利用的物品,主要包括廢紙類、塑料類、玻璃類、金屬類等。廚余垃圾可以分為狹義和廣義。
狹義的廚余垃圾是有機垃圾的一種,分為兩種:熟廚余包括剩菜、剩飯、菜葉;生廚余垃圾包括果皮、蛋殼、茶渣、骨、貝殼;指家庭生活飲食中所需用的來源生料及成品(熟食)或殘留物。但廣義的廚余垃圾還包括用過的筷子,食品的包裝材料等。
接著,呂嘉穎向小朋友介紹了剩下的兩種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她通過一個小視頻讓小朋友們了解了平時看不到的地球,讓小朋友們明白我們生活垃圾的排放量數目非常巨大。
垃圾分類對于我國來說,刻不容緩。她告訴小朋友們有害垃圾是指對人體健康或自然環境有直接或潛在危害的廢棄物。同時讓小朋友們明白有害垃圾應該妥善投放,不應該投放隨意到其他垃圾桶。
講完三種分類以后,最后一種其他垃圾就很好理解了。她告訴小朋友們,其他垃圾通俗一點說就是沒有利用價值的垃圾,主要包括紡織品、磚瓦陶瓷、渣土、衛生間廢紙、瓷器碎片、大骨頭、動物排泄物,一次性用品等難以回收的廢棄物。并且,她告訴小朋友們要注意盡量少產生此類垃圾,因為人類暫時還沒有有效化解其他垃圾的好方法。在最后,她又給小朋友播放了一個視頻,加深他們對其他垃圾的了解。
通過此次宣講活動,“協綠”社會實踐隊宣講組望此次宣講能讓育聯小學的小朋友們更加愛護我們生活的地球,培養他們愛護環境,愛綠,植綠,護綠的意識,牢固和樹立綠色發展理念。永遠跟黨走,共筑中國夢。
響應綠色號召,“協綠”與你同行。踐行生態文明,建設美麗中國,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重要內容。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馳而不息,久久為功,形成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現代化建設新格局,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必將不斷展現在世人面前。
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