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業多年后,某天,突然想靜下來想想自己這些年來的所得所感,某個階段有激動人心的時刻,某個階段也有信心全無的悲傷時刻。總的來說,人生走到今天,還是保持了一種積極向上的態勢,始終堅持奮斗,忠于某個時刻的使命。
學生時代,下海經商是造就了一代弄潮兒,萬元戶,這在當時可是一個響當當的名號,那些經商的人舉手投足散發出今天所稱的土豪氣息。那個時候,大部分的同學的家庭條件都差不多,不會有今天這么多可攀比的物件,某些經商家庭的同學也就是比其他同學吃得好點,能夠享受到限量的美食。我們一直被教育要努力學習,以成績優秀的同學為榜樣,我們都保持著一份奮斗的熱情。在學校那個相對封閉的環境里,我們看到了奮斗所帶來的同學物質生活的改善,少部分同學成為我們羨慕的對象。一切源于他們的父母主動迎接變革,逆流奮進,逐步改善了物質生活的窘境。
隨著市場競爭的引入,大量的企業由于產品缺乏競爭力運轉困難,很多家庭都有工人都面臨待業、下崗的問題。當人在面臨絕境的時候,有時候會抓住機會絕境逢生。中學時代,同學L由于母親下崗開始了艱苦的個體經商生涯,他總是身穿一件廣告衫出入校園,放學后還需要幫忙到處送貨,雖然很繁忙但確實看到了更好的希望,生活在一點一點地變好。幾年后,和L之前家境差不多的同學,由于父母害怕風險,還停留在原有單位的小圈子里沒有及時作出改變,最終因為企業的破產倒閉使得生活變得更加窘困,只能接受政府的救濟。而L可以不會為了學費而擔心接受更好的教育。
命運,可能是很多人在多次奮斗后依然沒有實現目標或者很多是壓根就沒有奮斗過的人對自己過往經歷的一種歸咎。成功就是永遠比失敗多一次的努力。保持奮斗的狀態,習慣一種良好的狀態,才能夠在機會出現時選擇更好,而不是等待命運來被動選擇。很羨慕那些有多個機會選擇的優秀的人,記得和同學去參加的一場考試時的小事,我和B是很好的同學,我們一起報考公務員考試,我們應該算那種不是太聰明的人,為了考試也是花費了巨大的精力,當然希望幸運之神能夠垂青。很幸運,筆試環節我們都順利過關。當時和我們一起報考的還有B的姐姐,感覺是屬于優秀、學霸之類的,用今天的話說就是那個我們時刻羨慕的“別人家的孩子”。我們由于自身能力所限,只參加過這一個考試。而B的姐姐還同時參加了另一起選調的考試,再隨后的一個個環節中都順利勝出,而我們卻在面試環節敗下陣來。B的姐姐可以自己隨意二選一,一個是進入一個福利待遇超好的垂直管理部門,另一個是專業對口的部門。這兩個部門對我們來說都是絕好的單位,可惜與我們無緣。最后她選擇哪個部門我不得而知,但讓我感觸的是,如果自身不時刻保持奮斗的沖勁,主動應對,機會就不會出現。她主動選擇了機會,而我們則被命運所選擇。
盡管,我們大部分人都在平凡的崗位上從事著平凡的工作,但我們還是要時刻保持奮斗的精神,在本職崗位上不斷追求卓越,在機會出現之時,給我們自己多一個選擇,成為那個命運的主人。
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