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月如歌,韶光易逝,紅了櫻桃,綠了芭蕉。建國已有七十年了,那些祖國往日的悲傷與屈辱,在似水流年的記憶中隨波輕輕地逝去,而歷史留給我們這一代人的責任卻歷久彌
新……
曾記得,小時候,奶奶總是會望著遠方,向似懂非懂的我描繪著她的過去,講述著建國前與建國后兩種不同的生活。
奶奶說,那時候,車也慢,書信也慢,馬路也沒有現在修得這么寬闊,農村的很多路都是泥濘小道,不下雨,塵土飛揚,一下雨,泥水飛濺,漫過雨靴,就這樣,踩著泥濘,跌跌撞撞地度過了整個童年。
如今,祖國科技發達了,我們有了高鐵,飛機,手機5G……我們不再需要在書信的傳達間煎熬的等待,只要我們愿意,就能立刻出現在那個我們牽掛之人的身邊。
可,最讓奶奶感慨的是,短短七十年,一個最初可以用軍艦大炮就能轟開國門的國家,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我們走過了從站起來到富起來到強起來的發展道路,已經成長為如今的世界一流強國,逐漸地走近了世界舞臺的中心,成了全球命運共同體建設的倡導者,成了促進地區和世界和平與穩定的中流砥柱。
從奶奶的眼神中,我看到了她為自己作為一個中國人而感到驕傲,為祖國取得的輝煌成就感到無比的自豪。
奶奶說這都是我們千千萬萬中國人齊心協力,萬重一心,不畏艱難,踏踏實實努力所創造的成果,我們的祖國在建國前即使身處泥沼,也會仰望星空,號召全國人民付出行動,才使得的曾經的泥沼變為現在的清泉。
也許,我至今才明白,那不僅僅只是故事,那是她緩緩流淌的人生,更是祖國變得富強繁榮的見證。可以說,七十載春秋,七十載耕耘,七十載收獲。建國后,無論是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推行,還是農村土地承包制度的優化及完善;無論是深化農村改革,還是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我們的祖國始終在改革開放的浪潮中踏浪逐沙,不斷創新。
其實,百年飛躍,情隨事遷,我們偉大的祖國早已今非昔比,一路回憶,一路發展,一路高歌,今日之中國,物華天寶,人杰地靈,經濟高速發展,社會事業不斷改善,生活全面奔向小康,望在下個百年計劃中更加強盛!
同時,在我看來,未來,中國也終將站在世界的前列,成為世界的領導者之一,在往后的歷程中,驕傲將代替屈辱,世界將為中國喝彩!
為此,我想,作為新時代青年的我們,更應當以慷慨激昂之氣愛國,看巍峨蒼山,觀萬里長城。游五湖四海,行大漠綠洲。祖國大好河山俊美。故而,在今時今日科技日益雄厚的當代,我們既然選擇在國旗的庇護下成長,就更應心懷愛國之心,努力學習,樹立起遠大的理想,爭做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擔起歷史賦予我們振興中華的責任,與中華共進退!萬物聚變,滄海桑田。丹心尚尤在,未來定可期!
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