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曼-羅蘭說:“人們通常覺得準備階段是浪費時間,只有當真正的機會來臨,而自己沒有能力把握的時候,才覺悟自己沒有準備才是浪費時間。”這段話,道出了把握機遇必不可少的首要條件:能量積累。而能量積累的過程就是不斷讀書,不斷踐行的過程。
每個時代都有每個時代的機遇,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命運,就看你會不會以自己的優勢和意志去發現機遇,抓住機遇,讓吉祥星光照耀自己的人生運程,收獲人生的精彩。
A、B、C三位同學出生在50年代,她們接受教育的最佳年華在十年文化動亂中荒廢。她們雖然來自不同的家庭,但都有一個共同的愛好一一讀書。因為熱愛學習,尊重師長,她們被某些人戴上了“五分加綿羊”的帽子。其實,這個定論是片面的。她們對知識無止境的追求和善于思索的精神,哪是一個分數就可以定格的呢?她們對師長的尊重,是傳承中華民族美德,怎能與懦弱的綿羊相提并論呢?
事實上,經過半個世紀時光的驗證,這些堅持閱讀、知書達禮的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各顯才華,各按自己的“三觀”和思維方式處世,獲取了較好的生存資源。如收入穩定的工作,安閑舒適的生活,得失淡然的心態。
A同學成長初期是幸運的,因為她學習認真,成績不錯,得到師長和同學們的認可。師長的關愛、鼓勵和信任,培養了她活潑、陽光、自信、還有一點點任性的個性。在那個大多數人初中、高中畢業就上山下鄉的歲月里,她高中畢業直接進了一家國營企業當工人。
為了獲取推薦上大學的機會,她努力工作,積極要求上進,堅持學習。可是天意注定了她與推薦無緣,直到十年文化動亂結束恢復高考,她才圓了深造大學知識的夢。堅持讀書,讓她儲備了敲開未來轉運大門的硬件:政治面貌、干齡、學歷。
后來,她進入了市政府有關部門從事經濟管理工作。在現實生活中,面對復雜的人際關系,她不會阿諛逢迎,不會八面玲瓏。平時工作,她完成了領導交給自己的任務,就去干些自己喜歡干的事,如讀書,思考,寫寫心情。她一直堅守人之初的善良,與人為善,尊重他人,從不參與評論張三李四的緋聞。即便如此,她還是逃脫不了被人指責自由散漫,不合群,太自我,甚至攻其一點,不及其余。
輕歷世事,她慢慢學會了自我保護。她認識到,自我保護,首先要做到自省自律、干好本職工作、按規則辦事。其次,不要與他人較勁,不要與他人攀比,不要為晉級加薪爭吵。必須明白,屬于你的,誰也奪不走,不屬于你的,爭也沒有用,不如安然處之。最后,要學會感恩。感謝自己生命中遇到的每個人,即便是傷害過你的人,你也應該原諒他,因為他教會了你成長。
單位有一位同事善意地開玩笑說:“你這么喜歡書(輸),所以你總是輸,當不了官,發不了財。”她笑了笑,未置可否,但心里很清楚:我當不了官,發不了財,是因為我天生就沒有當官發財的基因,所以就沒有那個興趣和運氣。從“得失辯證法”去看,有得必有失,有失必有得。我輸了官,輸了財,但我贏得了真實,贏得了自在,我活得不累,活得輕松快樂。天性使然,A同學干到退休,也只是個科級干部。
B同學因為家庭出身問題,高中畢業分配到邊遠的山區農村插隊。從來沒干過農活的她每天奔走在田野菜地耕耘,抗旱,抗澇,抗災。一段時間下來,精疲力盡的她對自己日后的出路產生了質疑,她常常徘徊在空曠的田野上尋找人生目標。她在不眠之夜問蒼天:今后我就在這鄉村度過一輩子嗎?我還能出去讀書嗎?我好迷茫!
曾經熱愛學習的她,很快找到了理性的答案:因為某些源由,你能保送上大學的機率幾乎為零,現在你要做的就是堅持看書學習,安頓好迷茫的靈魂。
于是,她在書的世界里找到了醫治迷茫的的良藥一一用微笑去迎接磨難,用堅強去面對逆境,無怨無悔地接納當下命運的安排,繼續讀書,汲取知識的力量,等待下一個路口的機遇光臨。
心態好了,看到的世界就好了,機遇也隨之而來了。77年恢復高考,B同學以自己的實力把握住了機遇,考上省外一所重點大學,畢業后分配到省藥檢研究院工作。她以精湛的業務水平和善解人意的親和力,得到了幸運之神的青睞,一路升級到正處。
B同學的命運轉折告訴我們,機遇是留給有準備的人的。
C同學是獨生女,高中畢業得政策優惠留城進一家小廠工作。因為家庭狀況,她不能放棄工作去讀書,只能讀業余函授大學。班上有一位來自區質監局的同學在與她交往中,發現了她的勤學與才干,便向單位領導推薦她到局里工作試用。她待人接物的干練得到領導賞識,很快就辦理了調任手續,后來也提到了正處級別。
機遇,就是這么無聲無息的出現,假如C同學沒有繼續求學,就不會碰上這個轉運的機遇。
A同學的性格有點我行我素,用現在的話來說叫低情商。她從來不羨慕別人的榮華富貴,不參與升職加薪的爭奪,不惡語傷人,不搬弄是非。她只注重于自己本心是否快樂,是否能在遇事時從痛苦中逃離出來。她心理平衡的支點是樂天知命。
B同學的性格謹小慎微,她遇事能換位思考,拿得起,放得下,用她自己的話來說就是:沒心沒肺,活著不累。
C同學情商高,待人接物笑臉相迎,辦事老成持重,左右逢源。
三位同學的意外轉運看似偶然,實則必然,因為她們一直沒有放棄把握機遇的法寶一一讀書。
人們都知道性格決定命運,可為什么就沒想到讀書可以改變性格呢?
讀書的價值,不一定要體現在出人頭地的名利場上,它可以體現在人們確立人生目標、努力奮斗的精神上;它可以體現在人們日常工作的責任心和進取心上;它還可以體現在人們日常生活知足常樂的平衡心態上;它更可以體現在個人修心養性、開拓視野、包容別人不足、接納自己不完美的寬闊胸襟上。
由此可見,讀書改變性格,性格決定命運,命運主導人生。你若想過好一生,就從讀書開始吧。
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