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曾經有句網絡熱語:“哪有什么歲月靜好,只不過有人替你負重前行。”
可是很多時候,生活的重擔,只能由我們自己來抗。人生的困境,只能靠我們自己走出來。
如果自己放棄與命運抗爭的機會,那么總有一天,會慘遭命運蹂躪。
每次回農村老家,我都會順路看看我的一位叔叔。他和我奶奶住在一棟舊房子里,修了有數十年了。房前的泥巴路,一到下雨天就成了沼澤。屋旁的農田已全部荒廢,堆滿散發著惡臭的垃圾。
我這次見他,他又蒼老了許多。頭發稀少,多半是白發。身體佝僂,腳有腿疾,走路一瘸一拐。說話不清不楚,溝通起來很困難。
其實他跟劉德華差不多年紀,但是同齡不同命。
他最擅長的是打牌。每天的日程就是睡到中午,隨便吃點東西,騎著摩托到鎮上和人賭博。運氣好,贏個幾百。點背的時候,也輸過幾千。
從他身上,我明白了:好多時候,不是命運作弄你,而是你自己作死。
他以前讀書就亂彈琴,不學無術。高中畢業成了無業游民,到大城市當過保安,開過小店。以前跟別人合伙開過桌球城,賺過一點錢,全部吃喝嫖賭揮霍掉了。
有錢的時候亂花,沒錢的時候借錢花。最后回到出生的農村,每天混吃等死。
我有時候過節會給他們打紅包,然而并沒有什么卵用。我知道那只是他的未來的一點賭資罷了。
村東頭的張家,男人在省會打工,女人在家做女紅,帶孩子。每年過節都會給家里寄錢。后來不知道從哪里聽說互聯網,竟然做起了電商,養豬!
剛開始也是虧得要死,但是他肯學,又有養豬的經驗。他養的土豬,不喂養飼料,當天現宰發貨。幾年以后,竟然也在淘寶賣得不錯,一年有數百萬的營業額,成了村里的紅人。
相似的生活環境,卻生活著截然不同的人群。運氣、機遇固然很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我們自身的努力。因為越努力,越幸運。
02.
現在流的淚,都是當年腦子進的水。
現在吃的苦,都是當年放縱耍的酷。
我有時候參加同事的聚餐(很討厭飯局這個詞),通常有各色人群在場。我不愛喝酒,也討厭應酬。有同事敬酒時,我會笑臉相迎。但是我從不主動端杯,也不愛說拍馬屁的話。
所以有人會說我不合群。但是也有不茍言笑的技術專家,比我更酷。杯子倒的是飲料,一頓飯吃下來,話也不說幾句。然而大家都說專家們很沉穩,有工匠之風。
為什么專家不喝酒不說話就是沉穩,我就是不合群呢?
有人說,因為他們是專家啊!那為什么他們能成為專家呢?
因為他在飯桌之外,付出得比我更多,能比我創造更多價值。他做的技術,在單位幾乎無人替代。領導都不敢輕易得罪他,因為怕他甩手不干,找不到人代替他。
因為他牛逼,所以他可以任性。
他用自己看不見的付出,換來了對世界說不的權力,還有相對的自由。
而我等普通人,平時在單位嘻嘻哈哈,在家睡覺打游戲。毫無競爭力的我們,只能用廉價的笑臉,換取大家的好感。
單位好多老員工,已經工作許多年了,但從事的仍然是我剛進單位的基層崗位。一輩子做老黃牛,也許值得尊敬。但二三十歲的我們,真的要過這樣一眼望到頭的生活嗎?
我記得一個50多歲的老員工,家里有事,找30歲的年輕小主管請假,點頭哈腰求人的樣子,看起來真可憐。
如果將來生活給了你兩個響亮的耳光,請告訴自己,那不是別人打的,那是我們自找的。
03.
大學畢業即失業。怪誰?
university,真的是“由你玩四年”嗎?大學玩四年,畢業玩死你。
別怪社會不公,因為怪了也沒用。你說社會不公,只不過是對你不公罷了。對那些肯發狠,在學校收獲真才實學的人,命運好像特別垂青他們。
其實很公平。時間花在哪里,收獲就在哪里。
我以前寫過一個哥們,和我同桌。我們的課堂,在唱周杰倫和孫燕姿的時光中度過,所以命運讓我們嘗試了一回世界末日的滋味。
我讀的三本,他讀的專科。拿到錄取通知書那天,我倆才知道,自己就是個傻逼。
后來我們發誓,誰再墮落,誰就豬狗不如。
我畢業以后,通過努力月入過萬,日子過得還算不錯。又用業余時間讀研,現在是一本的研究生。
而他在讀專科期間,兩次拿到設計界的奧斯卡獎——紅點獎,后面到上海的大學當老師去了。
雖然我們還是很普通,但是相比高中畢業去三本和專科讀書的日子,算是實現了小小的逆襲,完成人生的初步積累。
我相信,以這樣的努力狀態,我們以后會過得更好。
這一切,都是我們自己爭取而來的。
而每一個努力的普通人,都可以夠到理想的生活。
04.
從出生的那天起,我們就已經打敗了幾億的競爭者。然而人生的hard模式,才剛剛開啟。
從小到大,我們被父母照顧著。到進入社會的那一天,我們被推進了現實世界的熔爐,有時燙得生疼。
那時才知道生活不易,柴米油鹽,事事操心。
既然已經踏出這一步,就已經無法后退。你總覺得前面是刀山火海,身后何嘗不是萬丈深淵?
沒有退路,只有拼死往前。
命運弄人,你就扼住命運的喉嚨,逼它就范。這才是青春該有的姿態。
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