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在上海見了一位相識已久卻是第一次見面的朋友,他帶著女朋友請我吃飯,席間說起他與女友最近正在準備去法國的旅行簽證。本有點累了,但說起旅行話題,我的興致立即高了幾分,法國也是我的向往,仔細地問了一些簽證細節,末了感嘆,真好哎,我記得去年你們去了意大利吧,今年法國,明年是不是又是新的目的地?
他點點頭,是啊,明年去冰島。意大利是我的夢想,而法國是她的朝圣地。說著他指了指身邊的女朋友,為去法國,她最近在學法語呢!
他女朋友接腔說,冰島是他想去的地方。我們輪流來,一年去一個喜歡的地方。
哎呀,真美,真好!我忍不住嘖嘖贊道。
我記起來,在他們去意大利前,我這個朋友也學了半年的意大利語,準備了很久,只為那半個月的旅途。
他們兩人在上海做著一份普通的工作,薪水并不高,為了生活得舒適一點,租了一套一居室的小公寓,房租昂貴,再加上生活費,每月能存下來的錢極為有限。為了一年一次的旅行,他們要存很久的錢,平日里也很節儉,但他們依舊樂此不疲。
他們說,不覺得辛苦啊,因為那個目標是自己能力范圍內的,只要去努力,就會實現。就是要耐心等一等嘍!
我很欣賞他們的心態。
是啊,那些能力范圍內的期待,只要慢慢努力,經得住等待,總會實現。
我想起我另一個女朋友,她同很多女孩子一樣,心里有個小店夢,她很討厭朝九晚五,成天里只想開個店,經營什么都可以,只要把店開起來,她也覺得以她的能力,一定可以做出一番成績來。可是呢,現實是,她沒有啟動資金,店鋪怎么都開不起來,工作倒是換了好幾份,越換越厭倦,整個人變得很焦慮、暴躁、怨天尤人。
我勸過她,我說,有目標有想法有拼勁是一件好事兒,可是你別著急,你著急也沒有用對不對,現實就是現實,你慢慢來,你工作著先累積資本,等待時機成熟,再去實現這個心愿。
她很不耐地反駁我,那我要等到什么時候?等一輩子嗎?也許我一輩子就只能做一份朝九晚五只夠生存的工作!
我覺得我們的想法太迥異,沒有再勸她。
其實我碰到過很多這樣急迫的人,有十幾歲的小姑娘,也有焦慮郁郁的成年人。有人說,我真是厭煩透了我的家庭討與我生活的城市,我想要離開,想瘋了,可是我沒有辦法獨立在外生活,怎么辦?真痛苦!有人說,我也想像別人那樣,去任何想去的地方旅行,看美景吃美食,可是我還是學生啊,沒有條件那樣隨心所欲,真是好痛苦!
你所想要的,與你的現實,總是相悖論。這是我們大多數人痛苦的根源。
不止一個小姑娘跟我講過,微微,好羨慕你的生活。
每每這時,我都不知說什么才好。其實說羨慕,無非是因為我現在能做的事情,年紀小的你沒辦法去做。
可是你似乎忽略了,我在你這樣大年紀時,跟你一樣的啊!苦惱于學習的繁重,家長嚴管,沒有經濟獨立,想做的很多很多事情,因為現實所限,只能在心里干著急。
我大學的時候,因為生活費有限,看著好朋友五湖四海的旅行,我也是那樣熱愛旅行,可是有什么辦法呢,只有等暑假一到,就去找份暑假工,最后存了一點錢,送給自己第一次長途旅行。
剛剛畢業的時候,我做一份薪資微薄的工作,住在很小又不安全的租屋里,每天在悶熱又滿是汗臭味的公交車里擠半小時去公司,動不動還被挑剔的上司罵……
難過嗎,痛苦嗎,當然有過,但我心里很清楚,抱怨無用,什么都不會改變,難受的時候哭一哭,擦干眼淚第二天還是要去擠公交,讓自己做到更好,學到更多,才有資本去改變我不想要的現狀。
所有不夠成熟的,都需要慢慢等待,等待恰當的時機,等待變得更好的自己。
電影《等風來》里那句著名的臺詞:
不管你有多著急,或者你有多害怕,我們現在都不能往前沖,沖出去也沒用,飛不起來的。現在我們只需要靜靜的,等風來。
所屬專題: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