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經理對我訴苦,說在昨天剛剛失去了多年的秘書。“莫名其妙就辭職了,沒有任何預兆。真奇怪!這些年沒少過她一分錢,也很少罵她,怎么就突然不做了呢?扔下一堆事沒人接,真讓人焦頭爛額。”
說來也巧,過了幾天,我與那秘書有事約見。原來她去了別的公司,我問了問新公司的職位和待遇,并沒有很大的改善,難免好奇。
“一般來說,同等條件下,做生不如做熟,那么到底為什么會離開原來的公司呢?”
她想了想,搖了搖頭:“其實,沒有什么大的原因,都是小事。”
她做他的秘書第一年,因為給他出去買飲料,被小偷劃了包,家門鑰匙和錢包都丟了,她強忍焦慮趕回去給他送飲料。他知道此事后哦了一聲,并沒多問,照常加班工作到下半夜才結束。她凌晨到家,找不到修鎖人,只得在門外蹲了半宿,天亮了才跟鄰居借了錢找人撬開門。
她的奶奶去世,得知消息那一天,她在陪老板跟外商談判,她不敢影響工作,只好在午飯時躲在休息室的角落里偷偷哭。他還是看見了,問清原委后,說節哀啊!拍拍她的肩膀,然后讓她幫他把合同取來。
他去某大學演講,主辦方拿來盒飯,她正巧去工作,回來發現飯菜都沒了。他一臉茫然地說:啊?我忘記你沒吃過了,讓人都扔了。
她病了,在家里躺著,他給她打來電話說工作的事。她實在支撐不住,委婉地說:“老板,我實在沒力氣說話了。”那邊停頓一刻,說:“哦,那我們發短信說吧。”
她在他身邊工作了八年,她清晰背得出這個人的生日、血型、星座、住址、電話、飲食喜好……可有一次訪問中,主持人無意間問起他,秘書是哪里人。他想了半天,遲疑著說:河南吧……下了臺,他問她:“我說對了嗎?”她笑,“說錯啦,我是山東人。”他也笑,卻沒看出她笑里的苦澀。
她要結婚買房子,首付差八萬塊,借遍親友,卻從未向老板開口。她知道即使開口,他也不會有任何表示。他認為她只是他的秘書而已——盡管她為他工作的時間和精力,甚至曾經超過為她的男友和家人。
“工作就算沒有感情,但亦有人情,需要起碼的維系。人與人之間如果隔了一百步,我辛苦走了九十九步,對方卻連一步也不愿走,我也會放棄走出那最后的一步。不如花些心思,重新找一個愿意走五十步的人再合作。”
人情不是維系關系的唯一準則,然而卻一定會是影響結果的準則之一。一句問候、一份手信、一次探望、一次站在對方立場的著想,反映的是珍惜與體諒。大事體現工作能力與工作資歷,點點滴滴的小事,才是長久合作的堅實基石。
一對情侶,男生與女生在一起三年,卻在第四個年頭分了手。男生不解,去問女生原因。女生說:“因為這三年你送我的生日禮物。”
男生費力地回憶著這三年女生的生日他究竟送了什么禮物。第一年,她過生日,他送了她一塊手表。在此之前,她從沒戴過手表,因為覺得又沉又熱,很不習慣。他送了,她不好拒絕,只能收下,但從未戴過。
第二年,他送了她一只錢包,高興地對她說:“你看,是國際名牌的錢包,我上次出差去香港特意買的,你很喜歡吧?”她笑了笑,沒有告訴他,這只錢包是去年自己幫另一個朋友選來送他的生日禮物,連緞帶的顏色都沒有變,只是他不知道而已。
第三年她的生日,朋友們歡聚一堂。有人送她最愛吃的糖果;有人送她心儀很久的玩偶;有人送八音盒,里面是她最常聽的鋼琴曲……他則送來一束鮮花。她說謝謝,然后收下——她沒有說出口的是,彼時她已經陪伴他三年,他卻完全不知她對花粉嚴重過敏。
她說:“你看,三個生日,已經足夠證明很多東西。手表代表你對我不了解,錢包代表你對我不真誠,鮮花則代表你對我不關心。這三點,難道還無法構成分手的理由嗎?”
男生張口結舌,無言以對。
我家樓下有一間小花店,店主大約是很浪漫的年輕人,剛開業的時候,在店門外擺了一個大大的花瓶,還有一塊紙牌子,上面寫了一段話:“予人玫瑰,指留余香。如果你今天心情很好,經過這里時可以免費帶走一朵玫瑰。”在花瓶里,插滿了大朵的玫瑰,新鮮欲滴,漂亮極了。
過了幾天,我再經過那里時,卻發現玫瑰少了許多,而且只剩下稀稀拉拉的幾朵,半開不開的,看起來破敗得可憐。我忍不住去問店主原因,那個帥氣陽光的小男生一臉沮喪。“擺了幾天花,每次放出去不一會兒,所有的花就都不見了。肯定是有人貪小便宜,順手多拿幾朵,甚至干脆抱一大束走,擺多少都不夠拿的。”
再過幾天,我再經過那里時,發現免費花瓶已經沒了。門外的紙板上也換了話,冷冰冰的一板一眼——“玫瑰二十元一束,不議價。”
我們從未在意過生活中那些微小的傷害和疏忽,以為芝麻綠豆,無傷大雅。然而千里之堤,潰于蟻穴,正是那些積郁成怨,積怨成殤,才會最終導致走到分崩離析的那一天。
情感堅固如鐵,情感也如履薄冰,在每一段關系中,我們自以為心中有底,其實卻如盲人騎瞎馬,夜半臨深池,九十九步都安然無恙,殊不知潛藏的危險已越來越近,下一步就可能徹底崩盤。積累在天長日久,結束卻可能在一念之間。
生活總歸仁慈,留下一手復活賽的可能。近日聽說前文中那對分手的情侶又有新進展,男生重新開始追求女生。這次他一改風格,先去女生閨密圈子里打聽女生喜好;每天早上給女生送去她最愛吃的小籠包當早點;下班請女生看她最喜歡的文藝片,不再像以前一樣只看自己喜歡的武打片;女生過生日時,他親手給女生做了一只發卡,配的是她頭發的顏色。
我們問女生是否重新動心,她笑得很甜蜜,說還需時間和考驗。但對方的確已經開始學會如何與他人用心相處,這是很好的事情。
有心人卷土重來,日積月累,結局未必沒有驚喜。只是在這加倍付出的過程中,才明白所有的失去并非一蹴而就,所有的得到也并非一日之功。
細節決定結果,細節說明珍惜,細節亦成就每一份天長地久。
若害怕失去,就不要輕慢每個細微之處。
愛,成于細微,亦失于細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