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認識一個特別有干勁的姑娘,上大學時,曾獨自一人背包徒步去西藏,還在當地學校做志愿者,籌款捐助貧困的藏區孩子。
大學畢業后,姑娘忽然愛上做甜點和烤面包,跟去西藏的風風火火勁兒一樣,馬上四處學習糕餅技術,研發產品,聯系原料供應和銷售商店,很快自己的線上糕餅店就做好了。
產品賣得好,她也很享受制作的樂趣,但還是特別苦惱,因為家里人不太愿意她做這事兒。姑娘大學學的是設計,家里也有相關生意希望她能接管。
她媽媽對她說:我跟你爸不太明白,花心思培養你這么大,就為了讓你去和面做餅干?
家里有一小妹兒,00后,長得可愛機靈,幼兒園已有小男孩為她打架,最喜歡黃小琥那樣的滄桑女人歌。丫頭上小學時,已無師自通地學會了她媽媽所有化妝品的用法,上初中后決定要發展一下音樂興趣,于是開始學起大提琴。
她告訴我,學大提琴這樣樂器她是考量了好久的。她從小沒有基礎,學鋼琴沒有優勢,而且現在鋼琴小提琴也太泛濫了;要學就學一門偏冷門又看上去很優雅的樂器,不求成為大師級別,作為一門藝術特長就好,將來需要展示時也不錯。
我知道她們學校多人才,有個初三小姑娘參加歌唱選秀,還簽約了知名娛樂公司,便打趣道:那么你以后也想吃娛樂圈的飯嗎?
小丫頭眨眨眼,說:我現在不確定啊,但是覺得蠻有意思的。
然后她接著說,可我爸已經給我決定好了,讓我以后就留在這座城市,做個會計,或者公務員,他說這是最好的工作了。
我想,我們大概都會有點“好孩子”思維,想讓爸媽放心,讓周圍的人滿意。如果自己想做的與這個標準起了沖突,就會陷入苦惱、無奈,和一絲絲的愧疚中。
上大學時選專業,我爸果斷決定:學金融。理由是專業熱門,好就業,職業發展前景好。
當時成績不錯的同學大多學了經濟和金融,我想,那么我也該和他們一樣。我還記得北大的招生老師跟我聊天時,我站在爸爸身后,是爸爸替我回答了所有的問題。
我到現在還記得那個戴著眼鏡、早早有了“地中海”的招生老師,微笑著對我說:小旭,你看你爸爸都替你說了,你以后得學會自己給自己做決定哦。
老實說,我爸這個決定本身并沒錯,我進了北京大學傳說中錄取分數線最高的學院,周圍的同學也都非常優秀,不是省狀元就是競賽冠軍,很多人家庭又好又特別勤奮努力。這樣的環境或多或少地影響了我,像我這樣的大概算“蓬生麻中”了吧,哈哈。
刷績點、做社團、找實習、進世界一流的咨詢和金融公司,是我們的標準道路,那些走過這條路的師兄師姐,在我們眼里都是blingbling發光的神一樣的存在。我不知道路的那頭有什么,也不知道為什么要走這條路,不過大家都走這條路,走上這條路的人都是別人眼里的成功人士,那么,不走不就是不識抬舉嗎?
課余我喜歡看時尚雜志,研究起當季流行什么的,就很開心。寢室里有個勤奮的姑娘挺不理解,她說,她爸爸叫這做“垃圾雜志”,沒有什么用。她爸是位非常成功的金融企業家。
她說得當然不是沒道理。研究流行時尚對進投行咨詢有什么幫助呢?什么用也沒有。我只是喜歡而已。雖然我們早早就被教育,喜歡和最后從事的工作是兩回事。這是我在進入中學后,為了做完無盡的考卷,而放棄了學習七年的繪畫時就明白的事。
大學畢業后,我去國外讀書,課余還是喜歡看時尚雜志。2013年初,微信公眾號開始火起來,我就想,用自己的這點愛好做點什么,比如辦一個自己的“垃圾雜志”,自娛自樂一下嘛。
當時人在東京,算是亞洲時尚潮流的圣地,時尚資訊接觸很多,順帶像寫日記一樣介紹日本的景色風情和社會人文,也有了一些同好的支持。日常走在路上,看到一處漂亮的景色,或者逛街看到新發售的美妝產品,或出門旅行留下一段美好回憶,我都用照片和腦中的文字記錄下來,想著要分享給大家。寫每一篇文字,上載每一張圖片,我都是快樂的。雖然這份快樂,好像并沒什么用處。
后來,我也按照標準路子,去了知名的咨詢和投資機構實習。同事有哈佛博士,有業界牛人,工作忙碌而充實。享受光鮮的職業名氣、豐厚的薪水獎金,相對地,日日工作到深夜甚至凌晨,一年到頭隨時待命奔波出差。
我非常敬佩我的同事們,他們既聰明又勤奮;可是對于自己到底為什么要做這份工作,倒模糊了。
大概還是,讓別人覺得我很光鮮吧?
公眾號還在繼續寫。剛做一年,自己一個人不定期更新,最初有個幾百閱讀就很開心。忽然某一天,一篇采訪北大混血美女校友的文章不知怎的閱讀近萬,讓我小小吃驚了一下。
也許,“垃圾雜志”也有特別的存在價值?
這一年,我在“垃圾雜志”里采訪的姑娘各有千秋,有的從知名商學院MBA畢業后開淘寶店賣首飾,成立自己的公司;有的大學畢業就結婚生子,生活恬靜其樂融融;有的學業優秀赴名校留學,熱愛旅行走遍大好山河;有的致力于傳遞自己的時尚理念,開網店賣服裝短短一年銷售額就達三千萬......
我自己也漸漸明白,原來生活的道路不止一條。用合法的方式賺取自己的生活所需,每天覺得自己的選擇讓自己開心,雖然有困難有挫折,但沒有一條路是完全平坦的。最重要的,清楚地明白自己內心的需要。
我們小時候,大人們總會笑著問:小寶,你長大后想做什么呀?
現在覺得,應該問:你以后想過怎么樣的生活?
工作,只是生活的一部分。
現在有很多心靈雞湯,有的說女人必須得事業強勢頗有財富,有的說女人必須得照顧好家庭周全好家務......難道天下人都必須用一個標準來衡量?
女強人做不了溫柔小女子,小女人也干不來女強人的活,最要緊的是自己明白自己是什么樣的,自己最想要的是什么。
最怕的是,明明自己是個橘子,偏偏要撐蘋果,只為了別人覺得自己應該如此。
其實,蘋果有蘋果的好,橘子也有橘子的棒,誰規定全世界的水果都得一個口味、一個模樣?有人喜歡蘋果,有人覺得橘子好。清楚而真實地了解自己是蘋果還是橘子,然后做一只好蘋果或者好橘子,才不會讓你覺得困惑痛苦。
畢竟,一只橘子刷紅漆也做不了好蘋果,一只蘋果注射了橙汁也做不了好橘子。
作者:小旭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