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期是宣傳工作中的主力軍,是奮斗在前線的幕后工作者。“蒲公英”實踐隊的后期就是這樣的一個存在。蒲公英的后期由新聞組和宣傳組組成,與一般的視頻后期制作團隊不同,我們顯得不那么專業,而且工作的重點也不一樣。我們主要負責三下鄉前期、中期、后期的新聞發布、心得發表還有DV制作。雖然工作比較辛苦,但是我們每天都過著如“傳聞”一般的日子。
傳聞一:我們都是傳聞。
開始,宣傳組和新聞組是分開的。后來發現我們的工作是要大家的互相合作。于是,我們便合并了。既然我們都合并了,當然少不了好的名字。思來想去,我們想出了幾個名字——“新宣組”、“宣聞組”、“宣聞組”……“要不叫傳聞組吧!”“好啊!”“好啊!”組員們紛紛對這個名字表示贊同。于是“蒲公英”實踐隊便誕生了如傳聞一般的“傳聞組”。那天晚上,我們便發了一條朋友圈“昭告天下”。
我覺得我們都是傳聞,我們做著別人所不了解的工作,承受著別人所不能理解的壓力和辛酸。每一個文字、每一張照片都凝聚著我們的心血。我們不是最好的團隊,但我們傾盡我們所有的努力去做到更好。我敬佩每一個在背后默默工作的后期組員。
傳聞二:我們晚上有糖水喝。
炎炎夏日,酷熱無比。每天晚上,我們的汗都在悄無聲息的留下來。如果有一碗糖水解解暑就好了。于是,我便自發提出地給組員們煮糖水。受時間、地點、條件和烹飪技術等的多重限制,我只能做最簡單的那種糖水——葡萄糖加開水。葡萄糖是從醫療箱里拿來的,開水是在廚房里裝的。令我挫敗的是,我把計劃告訴組員們的時候,我得到的不是贊美而是嫌棄。但是,如果組員們需要,我可以為你們提供。
生活如此多姿,條件不好只是相對的,好的條件是需要自己來創造的。這個夏天,我們盡管沒有一起喝糖水,但是我們卻一起流汗、一起奮斗、一起創造回憶。
傳聞三:我們有N多個工作室。
沒錯,如同傳聞中一樣,我們確實擁有許多工作室,且讓我一一數來。我們有三個固定的工作室:一間課室(這一間課室是用來當作隊員的辦公室的)、組員的宿舍、一樓樓梯口。至于不固定的工作室,它們的分布是有特點的------電在哪里,工作室就在那里;網絡在哪里,工作室就在那里。
數完以后,我自豪地覺得我們是一個“高大上”的組,走的是一條低調、奢華的路線,希望這數量龐大的工作室能夠支持我們傳遞正能量與夢想。
傳聞四:我們潛伏在隊伍的每一處。
“那里有事,哪里就有我。”我們是典型的看戲不嫌“事兒”大,隊伍那里發生大事,我們就會沖到哪里去,而且以我們敏銳的觸覺絕對不會錯過任何一件事。開班儀式、去敬老院、游園活動、知識競賽……都少不了我們的參與。
傳聞五:我們是夜晚工作的“超人”。
夜晚是一個富有詩情畫意的名詞,古來圣賢都喜歡在夜晚里把酒言歡、吟詩作樂。我們雖不是圣賢,但是我們是圣賢的追隨者。每到夜晚,我們便開始了一天當中最為重要的工作——發稿。不到十一點燈不滅,不發完稿件不死心。
傳聞六:裝逼不NG。
裝逼是傳聞組的另一個傳統。我們的習慣是“每日一裝,每日必裝”。我們干著隊伍中最“文靜”的工作,裝著隊伍中最文藝的逼。拍藝術照游刃有余,平常最喜歡把隊員們樸實的心得改成煽情文藝范。
不要問我為什么,因為我們愛裝逼。我愛我們的組員,我喜歡和你們一起工作,辛苦并快樂著。
我們不僅有當下忙碌的現在,還有詩和遠方的田野。我們做的不僅僅是三下鄉實踐活動的宣傳工作,還有夢想和未來。
撰稿人/唐玨暉
供稿單位:蒲公英實踐隊
作者:唐玨暉 13414859471(69)
審稿人:輔導員陳艷君 15766639083(69)
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