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在商界身居要職聲名顯赫的朋友有一次這樣說:“我的經歷中最寶貴的經驗也許不是那些商場上成功為我?guī)淼?a href="http://www.cdkhsjzp.com/huati/huihuang/"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輝煌和風光的瞬間,也不是我的努力我不達目的不罷休的勇氣和力量;其實我真正傳奇的經驗就是我能在各種不利的甚至很糟糕的環(huán)境下,抽離我自己。
當我站在天花板上,俯視著那個或情緒低落,被困難打敗的人,或內心極度憤怒,準備隨時爆發(fā)的人時,我會問我自己:你的感覺是怎樣的?你對正準備承認失敗或正要發(fā)怒的那個人有什么看法?”
“抽離”本能:人類減輕和評估情緒的自然過程
抽離是我們的生物本能嗎?
答案當然是了。很簡單地講,當你覺得你的痛苦或悲傷不可以承受,想跳出來的時候,你就抽離了。雖然我們知道我們有這個趨利避害的生物本能,但我仍不得不說我的朋友是智慧和深邃的那種人,他的成功顯而易見是順理成章的一種結果,因為像他這樣一個懂得用“抽離”這個心理學概念來輔佐自己的事業(yè)和人生的人,畢竟是絕對的少數派,而更多的人群都不過是在自己失控的情緒面前屈服,然后要么做出過激的不明智的舉動,等到惡劣的無可救藥的結果顯現(xiàn)出來時,方才后悔不已。
人具有轉移感覺的能力,就如同我的朋友在他困難或憤怒時所做的一樣:當他意識到了他即將失控的關頭,便自動地把他自己從那個緊張的場景中抽身出來,想像自己已經飛到了天花板上,然后俯視下面“另一個”自己的存在。我們把這種意識能力叫做“抽離”(Dissociation)。
是不是這樣的說法聽起來多多少少有點玄妙?其實,實際的情況是你無時無刻不在無意識的狀態(tài)下運用著“抽離”,比如:你也許這樣想過:如果你是一個與自身性別相反的人那又會怎樣?或者你曾開玩笑說如果你是上帝的話,主宰著人類的那種感覺一定會很不錯的啊!再或者你是否想再度返回到童年會怎樣?你可能會說”那樣的話,我一定不再吃那么多的甜食“,因為你知道你現(xiàn)在經常為自己的體重和節(jié)食操心。幻想也是一種“抽離”,比方說你如果成為一種野生動物怎么辦?在那種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自然環(huán)境中,你會不會有被滅絕的危險呢?
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