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希望自己成為一個積極向上的人,但遇到事情卻每每不知該從何做起。或許你應該領悟一下自己早就明晰的人生哲理,這也是健康心理必備的"營養素"。
一、在這個龐大的宇廟中,你是極渺小的一部分,極不重要的一部分。世界上有成千上萬的人,正在遭受和你一樣的痛苦。在你的身邊,有些人你會覺得更為凄慘。然而,恐懼不安的人是多么愚蠢啊,千里之外山腳下,幾個農夫高高興興地聊天,其生活不也是充實的嗎?
二、要面對現實與真理,接受無法逃避的苦難,趁你身體強壯、情緒平衡的時候去面對現實吧,別等到身體軟弱,心情混亂的時候,臨時尋求真理的回報。
三、有順序地解決復雜的難題。先去了解問題的因果,想出補救的辦法,然后決斷解決難題的步驟,一次解決一個問題。
四、人與社會間的矛盾不能只考慮自己的得失,要老慮到自己的行為會導致他人怎樣的反應,令自己能超然于一切之上,懂得最根本的原因。
五、在決定情態,作出反應時,不要前思后想,躊躇不定。對于一切事情,能給出直接了當的回答。不要希望你所決斷的事情不會發生錯誤,也不要希望你與人的交流別人都會滿意。一個人總有錯誤的時候,重要的是能夠接受新的觀點,隨時改變你的意見。
六、別憂慮工作過度。有成千上萬的人因為憂慮過度而亡。恐懼往往是憂慮的根源。恐懼使你難于決斷,叫你產生不合理的思想;不斷地思考顧慮自己的問題,令你失去平衡與正確的觀念,于是你愁眉不展,憂慮煩悶,以致遇到小事情也不敢應酬。記住,不要只思索一件事情,其實你能做很多事情,并能從中得到許多、許多。
七、喜怒哀樂悲恐驚的各種感情過程你都要在生活中體驗到,不然你怎樣理解這些字眼的真正涵義呢?所以,不要因自己的情緒和欲望而羞愧,對于人生的常態反應,你不要壓抑它們,不要漠視它們,也不要跟它們作對,應該誘導它們,讓它們在自己的人生中適當地發展。
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