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有史以來,還從沒有什么像今天的網絡技術這樣能給消費者帶來如此巨大的方便與效益。盡管經歷了泡沫,盡管經歷了“嚴冬”,但即便那些嘲笑網站紛紛倒下的人,也始終不敢不對互聯網技術肅然起敬。因為事實說明了一切。
目前,在發達國家有1/4以上的人口天天上網,人們使用網絡信息的規模與激情都在迅速增長,只要看看寬帶技術的迅速普及就足以印證以上觀點。有人預計,2004年在世界商界將出現應用網絡與投資網絡的巨大市場。人們都已清醒地意識到:在知識經濟時代,對于知識與信息的運用將是決定企業命運的要素,而其中的核心課題,正是知識管理。
〖知識在增值,在流失〗
近來,據美國《財富》雜志調查:全球500強中至少將有一半的企業正通過系統實施知識管理,以提高決策與經營質量。而在未來1~2年內,這個數字更將提升到80%。
知識在為我們創造價值,同時,知識也在暴露我們的尷尬。當今全球企業的主管,普遍而且經常會面臨手頭信息不足的窘境:雖然企業在不斷成長,但知識卻得不到延續;曾經遇到一份很有價值的資料,可在需要的時候卻總找不到;新員工加盟,常因不能借鑒前人的經驗而難以入手;一位關鍵員工的離職或休假,就會導致同重要客戶的良好關系受到損害;在項目過程中,員工需要向具有專長的專家咨詢,卻不知道他是誰?他在哪里?……上述問題的解決過程,就是知識管理的過程。
〖隱性的,才是決定性的〗
知識有兩類:一是有形的顯性知識,如文字材料、光盤等;一是藏在人腦中,尚未成型的隱性知識。而恰恰正是隱性知識在當今管理上,創造的價值最大,同時價值的流失也最大,因而也最關鍵。
正如經濟學家張維迎所說:“企業最重要的競爭力是看這個企業在多大程度上積累了具有現實互補性的知識。因為這些知識是別人偷不去、買不來、拆不開、帶不走的,而在這些知識和經驗中,80%都是深藏于員工內心的隱性知識。”
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