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有時候也需要熬。有的熬出了頭,有的熬不住。
有位內地親戚,育有三子一女,當年一年到頭沒頓飽飯吃。他晚上下地偷瓜,上山挖葛藤塊,逢年過節甚至會偷人家雞鴨……貧窮讓他尊嚴全無。但他有一個愿景,就是期待子女們有一天能長大,每天能在生產隊里賺到十分工。他熬啊熬,終于熬到了子女長大成人,但他卻得了絕癥,是胃癌。最后的幾個月,他求生的欲望非常強烈,指揮幾個子女去找野生龜,上山去挖草藥,但最終沒有留住他的性命。
他睡在了一座荒丘的角落,墳邊有幾棵永遠長不大的矮松,一年復一年,春去又春來。
現在他的子女各有所就,一個去了美國,一個去了香港,還有兩個成了小老板。都說他命薄,怎么熬不到現在呢?他的子女們為他重修了墓,雖然很不雅觀,但大家都默認,因為這是一個人的最后尊嚴。
小時候,我也吃不飽飯,母親就對我說,熬一熬。白天跟著父母上山擔柴,擔子壓在肩上,生疼生疼,我一路走,一路哭。父親在后面喊:“熬牢,熬牢。”我真的熬牢了。現在看到網友在討論一張挑擔哭鼻子的小孩照片,有網友說是擺拍,還有網友說這是不可能發生的。但我覺得照片中的那個孩子就是我自己,我當年就這樣挑過擔,還這樣哭過,哭相可能還更難看。
熬,是一個永遠的動詞。如果你沒有“熬”過什么東西,你就不知道“熬”是多么痛苦的一件事,這可是一件需要動員全身心的力量,調動所有的思想去應付的一項無比艱巨的任務。
熬,不僅僅只是面對就可以了,還需要整個人扎進痛苦之中,淬煉再淬煉,讓你脫一層皮,抽走你半條命,看你是否能活下來。
看鳳凰衛視的一檔新聞節目。在四川省北川,新年里又遭遇了4。7級地震,當地一個農民說,在去年的汶川大地震中,他家死了三口人,父母和一個女兒,家里所有東西都沒有救出來,現在他住在救災棚里,等著開春以后到江浙一帶打工去。說著說著,這個農民掉淚了。但轉過身,擦了眼淚,又說:“沒事、沒事。”
很多人說中國農民很偉大。是的,不僅中國農民偉大,所有中國人都很偉大,去年我們經歷那么大的災難,但大家挺過來了,生活仍在繼續。不少從震區歸來的人說,震后一周,就有農民來到沒有被掩埋的田地里,扶直莊稼,搬去滾石,趕著沒有被掩埋的耕牛,犁翻土地,期待千瘡百孔的農田里,秋后還有一個好收成。
這是農民的隱忍,他們像野草一樣,即使遭遇地火焚燒的大災難,他們仍然熬得住,挺得牢,來年春天,又會漫山遍野綻放新綠。一個人可以有許多品德,但基本的品德,我認為是“熬”這個字,一個人懂得了“熬”,就說明他有信念,他有堅持,他有原則,咬緊牙關能熬下來,他就是一個人性英雄,雖敗猶榮。茶余飯后,說起一個人。他在政府機關工作,是合同工,他在機關里待了十多年,永遠是個秘書。因為他不是行政編制工作人員,同事們都升官了,他原地不動;別人發獎金,他沒有;別人有外出旅游的機會,他還是沒有……不要說這一切無所謂,在官場中,你處在這樣一種情境中,就會一點點消磨你的耐心,你的毅力,你的堅持和理想,最后你不可能熬得牢。從一個風華正茂的小青年,變成一個年近四十的中年人,他熬牢了。現在,政府里的一位主要領導準備提拔他當局級干部。有人質疑他能不能領導好一個局,有沒有這個能力?我說他有的,他有這樣的定力,這樣的熬功,還有什么困難能再擊倒他,打敗他?
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