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在谷底的你
人在谷底可做幾件事
1。挖地洞一定有更低的地層
2。躺下可發現更高不可測的遙遠
3。等全世界葉子落下?從一數到死
4。用最后的電力傳短信給敵人要他放心
5。感謝自己獨力完成葬禮
6。唱一首自己寫的歌絕對live
7。呼一口新鮮歡愉
8。等待斷氣
9。繼續等待?
10。然后放棄
這則短文是臺灣詞作家寫的。尤其欣賞第一個方法。在人生的谷底時,猶不忘很黑色地幽自己一默,看看還能再壞到啥程度。生性更促狹點兒的,會讓情況變得更糟,再探底限,然后安慰自己,已經很不錯了,往下好像還會更慘呢。當人陷于無可自拔的境遇時,好像突然會有一陣了然,有那么一刻清楚地體認到人生的真諦,一種人在順風得意時,決然不會有的哲學穎悟。
當人有了這個被迫之下的頓悟,也就是開始能卸下痛苦重擔的時候了,你的腳步一點一點地輕盈了起來,有了攀巖的信心。慢慢的,你爬出了谷底。履上平地的你,對以前視為理所當然的景物,有了不一樣的心思。因為曾看過最丑的,現在無物不美,滿心感恩,對著清風明月,常覺飄飄如仙。你變得容易知足。
你不需要有詩人泰戈爾的文采,也可以寫下類似的感想:“樂與憂精密地交織在一起。每一種痛苦,每一種焦愁,全都貫穿著快樂的絲縷。這個道理如果我們能了角,我們到哪兒都會很平安。”因為重重地摔過,你明白了平安的可貫。因為受過陰騭人性的罪,你越發珍惜與人交往時,不帶利害計較,單純的癢。那善是黑色織布中的金色絲縷,細致在勾勒出了精美的,你的側影。
原本平滑如化纖的生命織錦,逐漸有機混入了絲與麻,它還隱隱散發著安神的香氣,你穿上它,覺得舒服。別人看你亦是一派雍容。你現在站在屬于自己的高處了,穩穩地,遠離了可能的傷害,你開始回想在谷底時的自己,沒有那時的揪心扯肺,就沒有今天的平展舒眉,氣定神閑。恭喜你,你已確定走出了谷底。
還會跌入谷底嗎?會的,甚至是相同的谷底。但,這次你知道如何應對,你不用沾染泥污,就可輕易走出。“人情反復,世路崎嶇。行不去,須知退一步之法;行得去,務加之三分之功”,《菜根譚》教人在路走不通的時候,緩緩地換種心境,越是焦急如困獸,越是自耗體力為自己挖了更深的洞,那就更看不到陽光了。退一步,韜光養晦,或許需要一段很長的時間,但你有了精力,當機會出現時,才能一躍而上。
行得通的時候,忽忘善念,更要懂得做人做事留有余地的道理,給旁人,也給自己留下后路。小沈陽有句噲炙人口的名言,他說:“什么是善良呢?hao~看見別人家的墻要倒,咱們沒有能力去扶,但是咱們不推,這就是一種善良,別人在吃咸菜喝粥,咱們在吃肉,咱們沒有能力分給別人一塊,但是咱們盡量不吧唧嘴,這也是一種善良。”
沒有修飾,土得掉渣,可卻真真實實地道出了,當人處于谷底時,最需要的東西,不是旁的,不是物質金錢上的援助,而只是善意。
祝福你,朋友。
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