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這么大,我想去看看!”,這句話短短十個字卻瞬間紅遍了網絡,當我第一次看到時也被深深的震撼了。于是開始在網上關注相關評論,卻發現很多人都表示“錢包那么小,我們走不了。”
這讓我很疑惑,為什么大家一定要將“世界這么大,我想去看看!”這句話理解成要出去旅游,甚至是環球旅游呢?為什么我們不能理解成想去過一種不一樣的生活呢?
許多人記不得昨天做過什么,前天吃過什么,去年和前年好像也沒有什么分別。卻可以清楚的記得自己14歲的某一個下午的許多許多細節。說明了什么?
這種被大家習以為常的日復一日的循環式生活,是吞噬我們時間的黑洞,一眨眼,皓首白發如白駒過隙。你的主觀生命流逝的非常快,因為你的大腦在逃避這種機械感。如果意識到一份工作不僅在消耗你的生命力,還在消耗你的生命,那不走干嘛呢?
去看看這個世界,并不真的要靠你的肉身走遍整個世界的每一寸角落。我理解的“去遠方”,是在給定長度的人生里,盡可能體驗多一些的人生。為什么大家都喜歡自助餐?我們并不差那一口吃的,我們只是喜歡手握選項的感覺。而這個世界,對所有增加“多樣性”的行為,都是在偷偷鼓勵的。
這種體驗,未必要和錢包掛鉤。
有些人的人生是大餐,不用你買單,就有鮑魚海參奉上,但連吃300天,馬路對面的排骨面就會對你造成不可遏制的吸引。
但如果此時有個人攔住你,告訴你不可以去馬路對面,鮑魚海參就是你的宿命。你會不會覺得馬路對面的小面館和你咫尺天涯相看?這時候,鮑魚還有什么滋味,五十米外的小面館就是你的西藏,你的遠方。
所以,不要看到“遠方”就只想到旅游。
去看看這個世界,去扮演一個不一樣的自己。不是靠買一張飛機票就能解決的。有多少人,坐上噴氣式客機,到達這個星球上的另一面,卻只是找個五星級酒店連打七天麻將,或是拿著ipad換一個地方看韓劇而已。
至少目前,這位老師已經體驗了一把“裸辭”的感覺,如果有道題叫“裸辭是一種怎樣的體驗”,她就可以答,而很多人連想都不敢想。
什么是去看看遠方?假設她想體會一次擺小攤的人生,在她辦完離職手續,從教室走到校門口支起攤位的那一刻,就已經站在遠方。
生活多么的不同,你竟然只過著熟悉的一種;人生有那么多種體驗,你竟然從沒有嘗試。
做一次不一樣的自己,看看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