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出生在山東一個農民家庭,自幼刻苦讀書,2002年,他以優異成績考入鄭州航空工業學院。然而,誰也沒有想到,2003年8月假期的一天,他因為在家里幫父母干農活,不慎從房頂摔了下來。從此,這個原本健康的小伙子,突然間變成了一個只有頭會動的高位截癱患者。
面對突如其來的噩運,他傷心、絕望、消沉,也曾想一死了之。可是,他卻連自殺的能力都沒有。他唯一能做的就是絕食,可面對父親疲倦的面容和母親紅腫的雙眼,他知道他們所承受的壓力并不比自己小,他實在不忍心再去傷父母的心了。
住院的那些日子,為了給他看病,家里債臺高筑。那天,昏睡中的他隱隱約約地聽到父母的對話:“醫生說讓轉院,錢湊不夠,咋辦?”接著就聽見母親低沉的啜泣聲,只聽父親說:“我去看看哪里有賣血的。”“賣血”霎時深深地刺痛了他的心。那一刻,他徹底打消了死的念頭,決定向命運挑戰。
2007年春節,高中時的幾個好友來看望他,竟然給他帶來一臺電腦,并幫他開通了寬帶,他感動得熱淚盈眶。可是,喜悅過后,面對自己綿軟的雙手,打字談何容易?一天他在家看電視時,看到一個斷臂的殘疾人,用牙咬著毛筆寫字,他靈光一閃,能不能用牙咬著筷子打字呢?他急忙讓母親幫他拿來一根筷子,用牙咬住筷子的一端,一試效果果然不錯,于是,他開始用牙咬住筷子在鍵盤上練習打字。多少次,筷子在他的嘴上不聽使喚,然而他并不氣餒,而是一遍又一遍地練習,直到嘴里戳出了血,這讓他的父母心疼不已。
經過幾個月的反復練習,他終于可以熟練地打字、上網了。開始,他試著寫一些小文章投給報紙,可投出去的稿子都石沉大海,他沒有放棄,而是不斷地寫不斷地投,終于,2007年4月1日。《西部晨風》首次發了他的作品,雖然只有短短的四五百字,但仍然讓他高興得流出眼淚。從此后,他便一發而不可收,幾年下來,他先后在《知音》《北京晚報》《廣州日報》等上百家報刊,發表紀實、散文隨筆、時事評論、小說等四百多篇,八十余萬字。
一次,他聽到幾個鄉親無意中說到村里的辣椒一直不好銷,一個個唉聲嘆氣、愁眉不展。說者無心,聽者有意,這件事深深觸動了他的心,想起自己出事后,鄉親們有錢的出錢,有力的出力,他多想為村里這些淳樸的父老鄉親做點事情呀!于是,他開始試著在一些農貿網站上發帖子,父親又請村里的一個攝影師把辣椒的照片拍下來,這樣一來,信息圖文并茂更有吸引力了。沒想到過了幾天,真有客戶打來電話詢問,后來打電話的越來越多。父親把這些信息都轉達給鄉親們,結果賣出了一些辣椒,但客戶嫌東一家西一家收購很麻煩,很少有回頭客。
就在他一籌莫展時,2009年1月底終于迎來了轉機。三門峽市一家醬菜廠的采購員聯系上了他,問能否在3天之內給他備齊30噸辣椒,他帶現金來買。他激動地一連串地回復對方:“能!能!能!”在父親的幫助籌備下,最后,他終于將滯銷的辣椒全部賣出,解決了全村辣椒銷售難的問題,并為村民擔任起辣椒銷售經紀人。躺在病榻上的他從而也成為四里八鄉聞名的“大能人”,并上了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身邊的感動”專欄節目,他就是趙仁偉。
英國小說家薩克雷曾說過:“大膽挑戰,世界總會讓步。”集自信、剛毅、愛和希望于一身,以筷子為支點,加長自信的杠桿,奏出生命最強音,世間的一切困苦都會為成功和幸福讓路。所以“2010感動中原十大年度人物”頒獎儀式給予他的頒獎詞是:“他不能站立,卻能頂起家鄉群眾的希望。他經歷災難,卻還要把幸福傳向四方。一根筷子成了他與世界之間的橋梁,而這橋梁的基石是他的不屈與堅強。”
所屬專題: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