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奮是點燃智慧的火花;奮斗是實現理想的階梯;勤奮是創造財富的鑰匙。以下是勵志人生小編分享的勤奮創造成功的故事,一起來和小編看看吧。
勤奮創造成功的故事篇1
在他開著用賣報紙的錢賺來的白色寶馬車,后座載著三部電腦,成為得克薩斯大學一名另類的大一學生后不久,他認識到電腦將成為20世紀最重要的工具,自己正在面臨一個很大的機會。當時,電腦界包括蘋果電腦和IBM等所有的大廠家都選擇通過經銷商來銷售電腦,但邁克爾戴爾則想憑借直接銷售這種更有效率的方式為顧客提供更好的價值及服務,并希望借此成為這一行的佼佼者。1984年,邁克爾戴爾從學校退學,在奧斯汀一個約93平方米的辦公室開設了自己的公司,命名為“戴爾計算機公司”。
支撐學生時代的邁克爾戴爾鼓搗計算機的資金,來自于他從16歲開始的一份賣報紙的業余工作。那年夏天,他負責為《休斯敦郵報》爭取訂戶。報社交給他一個厚厚的電話號碼本,讓他打電話去向顧客推銷。但邁克爾戴爾不久就在推銷中發現,有兩種人幾乎一定會愿意訂閱報紙:一種是剛結婚的,另一種則是剛搬進新房子的。接著,他調查后發現,情侶在結婚時一定會在法院登記地址,另外有些公司會按照住房貸款額度整理出貸款申請者的名單。于是,他想辦法搞到了周圍地區這兩種人的資料,直接給他們寄信,提供訂閱報紙的資料。通過這種方式,邁克爾戴爾當年掙到了1。8萬美元,這不但使他有能力購買更多的計算機,也啟迪他日后創造了“比顧客更了解顧客”的市場細分戰略。
勤奮創造成功的故事篇2
在美國,應美國一間銀行的總裁之約,參加他在家中的晚宴,除結識了不同行業的一些商界朋友之外,最令我難忘的是認識了兩對醫生夫婦。
其中一位醫生名叫羅哲夫,聽說他在美國醫學界甚享盛名,因為他發表的研究性文章,不斷的在世界有名的醫學雜志中刊登,屢屢成為醫學的新指南。
最令我驚駭的不是他的成就,而是他本人的遭遇。原來羅哲夫天生殘廢,手足都作畸形發展。只有上半身與頭部一如常人。不消說,這樣的孩子必有一個難過而艱辛的童年。羅哲夫不但克服,而且讓自己的事業與家庭得到最正常且輝煌的成績。娶的太太不至于明艷照人,卻非常端莊大方,二人有兒有女,均已正常健康地成長。
震驚的還有羅哲夫的妹妹,也是天生殘廢,她比乃兄更慘,羅哲夫拐著腿還能走路,妹妹壓根兒只能坐輪椅,手腳與一半身體的發育逗留在十歲小童的階段。娶她的是另外一位醫生。聽說,當這位醫生丈夫既要應付考試,又要做家務時,只有一邊洗衣刷地,由著坐輪椅的太太把書本念給他聽,記住了好應付考試。
勤奮創造成功的故事篇3
1935年,只有小學學歷的金克木經人介紹,到北京大學圖書館工作,負責借書還書。一天,他忽然想到:我為什么不能也像那些教授、學生一樣讀一些書呢?
但如何在書海中尋到最有價值的書,令他一籌莫展。后來,他想到了一個辦法——“索引”,就像他根據“索引”給借書人找書一樣,反過來,他也可以從借書人那里搜索到有價值的書啊!
從此,借書人就成了他的“導師”。白天,他在借書臺和書庫間穿梭;晚上他就偷偷閱讀那些被別人借過的書。他的“導師”五花八門,但以畢業生為主,這些學生要寫論文,因此他們借的書都很有方向性。
給金克木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一位從十幾公里外步行趕來的教授。他夾著布包,手拿一張紙往借書臺上一放,一言不發。金克木接過一看,全是些古書名。待這位教授走后,金克木趕緊把記下來的書名默寫出來,以后有了空閑,便照書單到善本書庫中一一查看。
日久天長,這個曾經的懵懂少年不僅靠自學精通了梵語、印地語、世界語等十多種語言文字,還在文學、歷史、天文等領域卓有成就,成為一代奇才,與季羨林、張中行和鄧廣銘并稱為“燕園四老”。
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