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一顆沙里看出一個世界,一朵花里看出一個天堂。一個簡短的故事,就讓你明白一些人生哲理。
故事一:猴子的執著
在亞洲,有一種捉猴子的陷阱,他們把椰子挖空,然后用繩子綁起來,接在樹上或固定在地上,椰子上留了一個小洞,洞里放了一些食物,洞口大小恰好只能讓猴子空著手伸進去,而無法握著拳頭伸出來,于是猴子聞香而來,將它的手伸進去抓食物,理所當然地,緊握的拳頭便縮不出洞口,當獵人來時,猴子驚慌失措,更是逃不掉。
沒有任何人捉住猴子不放,它是被自己的執著所俘虜,它只需將手放開就能縮回來。
【哲理啟示】心中的欲念使我們放不下,內心的欲望與執著,使我們一直受縛,我們唯一要做的,只是將我們的雙手張開,放下無謂的執著,就能逍遙自在了。
故事二:五枚金幣
有一次,年少的阿巴格和他爸爸在草原上迷了路,阿巴格又累又怕,到最后快走不動了。
爸爸就從兜里掏出5枚硬幣,把一枚硬幣埋在草地里,把其余4枚放在阿巴格的手上,說:“人生有5枚金幣,童年、少年、青年、中年、老年各有一枚,你現在才用了一枚,就是埋在草地里的那一枚,你不能把5枚都扔在草原里,你要一點點地用,每一次都用出不同來,這樣才不枉人生一世。
今天我們一定要走出草原,你將來也一定要走出草原。
世界很大,人活著,就要多走些地方,多看看,不要讓你的金幣沒有用就扔掉。
”在父親的鼓勵下,那天阿巴格走出了草原。
長大后,阿巴格離開了家鄉,成了一名優秀的船長。
故事三:不要隨便占別人的便宜
富婆牽狗散步,路遇乞丐。
她傲慢地奚落乞丐:“你管我的狗叫聲爸,我給你一百元!”乞丐說:“我要是叫十聲呢?”富婆開心地:“我給一千!”乞丐當即沖狗喊了十聲“爸”,引得觀者如云。
眾目睽睽下,富婆只得掏錢給他。
乞丐接錢,連聲喊:“謝謝媽!謝謝媽......”
【哲理啟示】這世界有時候就是這樣,你善良, 別人都來占你便宜。
你邪惡,反倒是人人都來討好你。于欺負你的人,你唯一的報復辦法,用不同的方式,同樣的態度還擊一下,表示你對自己的尊重。
同時,你要記住,不管你曾經被傷害得有多深,總會有一個人的出現,讓你原諒之前生活對你所有的刁難。
故事四:
好幾次他們互指對方發問:“這是誰呢?-直呆在我身邊……”過一會兒,似乎又清醒了,奶奶便翕動干癟的嘴巴開了口:“你呀--老頭子,那一次你送我的羊皮,我用來做一件夾襖,穿了這么多年還沒見爛哩!”也不知爺爺到底聽清沒有,接過話茬就說:“還說呢,老婆子那天你給我的兩個青杏,我吃到現在還酸牙哩!”…… 兩個老人都旁若無人地重復這幾句話,表情安然祥和,平靜得像是什么也沒發生過。
大道理:歲月是無法消磨掉人們心目中愛的記憶的,縱然是一點點,只要是真愛,便意味著地久天長
故事五:
詩的妙用在西方,作家們談起詩的妙用時,總喜歡講這樣一個故事:一個寒冷的冬天,紐約一條繁華的的大街上,有一個雙目失明的乞丐。
那乞丐的脖子上掛著一塊牌子,上面寫著:“自幼失明”。
有一天,一個詩人走近他身旁,他便向詩人乞討。
詩人說:“我也很窮,不過我給你點別的吧。
”說完,他便隨手在乞丐的牌子上寫了一句話。
那一天,乞丐得到很多人的同情和施舍。
后來,他又碰到那詩人,很奇怪地問:“你給我寫了什么呢?”那詩人笑笑,念那牌子上他所寫的句子道:“春天就要來了,可我不能見到它。
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