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1 從花花公子到諾貝爾獎得主
法國化學家維克多格林尼亞出生在一個百萬富翁家庭,從小養成了游手好閑、揮金如土、盛氣凌人的惡習。然而,在他二十一歲的時候,卻遭受了一次嚴重的打擊。
那是一次宴會上,他對一位年輕美貌的巴黎女郎一見鐘情。他仗著自己長相英俊,有錢有勢,便走上前去調情。沒料到這位女郎卻冷冰冰地罵道:“請站遠一點,我最討厭被花花公子擋住視線。”這讓格林尼亞羞愧難當。
他滿含屈辱地離開了家庭,只身一人來到里昂,在那里他隱姓埋名,發奮求學,整天待在圖書館和實驗室里。在菲利普巴爾教授的精心指導和自己的長期努力下,他發明了“格式試劑”,發表學術論文二百多篇。1912年,瑞典皇家科學院授予他諾貝爾化學獎。
【感悟】
我們說失敗是成功之母,強調的其實是成功這個因子自身的強健性。對許多年輕人而言,游手好閑,揮金如土,甚至不可一世,都不可怕,他們終會被挫折“挫醒”,可怕的是沒有志氣,執迷不悟,甚至寡廉鮮恥,跌一百跤也醒不了。
故事2 生命的價值
在一次討論會上,一位著名的演說家沒講一句開場白,手里卻高舉著一張二十美元的鈔票。
面對會議室里的二百個人,他問:“誰要這二十美元?”一只只手舉了起來。他接著說:“我打算把這二十美元送給你們中的一位,但在這之前,請準許我做一件事。”他說著將鈔票揉成一團,然后問:“誰還要?”仍有人舉起手來。
他又說:“那么,假如我這樣做又會怎么樣呢?”他把鈔票扔到地上,又踏上一只腳,并且用腳碾它。而后他拾起鈔票,鈔票已變得又臟又皺。
“現在誰還要?”還是有人舉起手來。
“朋友們,你們已經上了一堂很有意義的課。”這位演說家說,“無論我如何對待那張鈔票,你們還是想要它,因為它并沒貶值,它依舊值二十美元。人生路上,我們會無數次被自己的決定或碰到的逆境擊倒、欺凌甚至碾得粉身碎骨。我們覺得自己似乎一文不值。但無論發生什么,或將要發生什么,在上帝的眼中,你們永遠不會喪失價值。在他看來,骯臟或潔凈,衣著齊整或不齊整,你們依然是無價之寶。”
【感悟】
失敗和挫折都不能使我們的生命貶值,我們的價值取決于自身,不敗不可能,敗了,也不可怕,只要還有重新站起來勇氣和信心。
故事3 新版農夫和蛇的故事
一輛汽車馳過,被軋傷的蛇在馬路旁呻吟。
“救救我吧!”蛇懇求一個過路人。
過路人想起了中國古代寓言“農夫和蛇的故事”,搖搖頭走開了。
“救救我吧!”
蛇又向另一個走過來的人求助。
微醉的農夫打量著地上受傷的蛇,一時拿不定主意。
“我的皮是制錢包的上等原料,我的膽是降火的良藥,我的鞭是壯陽的保健品……”
農夫惺忪的眼睛一下亮了起來,他抱起了蛇放進自己的懷里。
像“農夫與蛇”故事的結局一樣,新農夫仍然死在毒蛇的口下。
【感悟】
人應該操縱利欲,而非被利欲操縱。貪婪會使你一錯再錯,私欲遮蔽了你的心智,你會為之付出慘痛的代價。
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