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dǎo)語:國學(xué)經(jīng)典是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的精華,國學(xué)經(jīng)典中的詩句名言蘊含著深刻的哲理。這里勵志人生網(wǎng)的小編為大家整理了40句國學(xué)經(jīng)典句子,希望對你們有幫助。
1. 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 ——《中庸》
2. 讀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3. 天下難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細(xì)。——《道德經(jīng)》
4. 帶著私心去看問題,就會什么也看不見;帶著私心去聽問題,就會變成聾子,帶著私心去思考問題,就會使心狂沒有準(zhǔn)則。——《春秋》
5. 太陽過了正午就會偏移,滿月之后便會虧缺,任何事情一旦過盛就會走向衰敗。物極必反,萬事不求太完美。——《戰(zhàn)國策》
6. 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fā)。——蘇軾
7. 不怨天,不尤人。——《論語》
8. 見善如不及,見不善如探湯。——《論語》
9. 凡事預(yù)則立,不預(yù)則廢。 ——(禮記.中庸)
10. 義感君子,利動小人。——《晉書》
11.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詩經(jīng).小雅.鶴鳴)
12. 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明夷待訪錄》
13. 讀書百遍而義自見。——《三國志》
14.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論語》
15. 誠信、誠實是做人的根本。就像魯迅先生說的,偉大人格的素質(zhì),重要的是一個誠字。——《中庸》
16. 好學(xué)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恥近乎勇。 ——《中庸》
17. 成敗相因,理不常泰。——《南史》
18. 知而好問,然后能才。 ——《荀子》
19. 見利不虧其義,見死不更其守。——《禮記·儒行》
20. 獨學(xué)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 ——(禮記.雜記)
21. 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論語》
22. 太剛則折,至察無徒。——《晉書》
23. 心如欲壑,后土難填。——《國語》
24. 反思才能取得進(jìn)步,人要想成長,就要先學(xué)會反省自己。反思自己存在的不足,看到自己的缺點,才能成為更好的自己。——《論語》
25. 玩人喪德,玩物喪志。志以道寧,言以道接。——《尚書》
26. 強中自有強中手,莫向人前滿自夸。——《警世通言》
27. 業(yè)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毀于隨。——韓愈
28. 光陰可惜,譬諸逝水。——《顏氏家訓(xùn)》
29. 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詩經(jīng)王風(fēng)黍離》
30. 欲加之罪,何患辭。——(左傳)
31. 巧者勞而知者憂,無能者無所求。 ——《莊子》
32. 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nèi)自省也。——《論語》
33. 投我以桃,報之以李。 (詩經(jīng).大雅.抑)
34.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yuǎn)。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遠(yuǎn)乎?——《論語》
35. 家勤則興,人勤則儉,永不貧賤。——《曾國藩家書》
36.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論語》
37. 見侮而不斗,辱也。——《公孫龍子》
38. 大丈夫處世,當(dāng)掃除天下,安事一室乎?——漢·陳蕃語
39. 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桑瑩衿渖普叨鴱闹洳簧普叨闹?mdash;—《論語》
40. 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jié)網(wǎng)。——《漢書》
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