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是什么地方?很多人說家是溫暖的港灣,是奮斗的動力。但作為心理咨詢師,我發現,對很多年輕人來說,家庭是他們前進路上的絆腳石。
想要成為自我管理達人,想要高效工作,必須先厘清自己和家庭的關系,別讓家庭成為你的絆腳石。比如以下五種家庭,都會成為一個人前進路上巨大的絆腳石。
一,重男輕女的家庭
我有不少年輕的女性朋友,她們活得很累,而且存不住錢,每到月底總是月光,而工作也總是沒有太大的起色。我特意采訪了她們,其中兩位的回答比較有代表性。
一個已經結婚有孩子的女性朋友說:她手里沒有錢,所以很多想做的事情都不能做,付費的課程沒法上,想要投資什么的,也沒錢。
我問她:你又不是家庭主婦,自己有工資,而且你老公也在賺錢,難道他不養家嗎?
她說:我們家養家的錢,都是老公拿,我的錢都給我父母了。我父母常說別人家閨女給自己父母了多少錢,拿了多少東西……所以,我的錢都一分沒留給他們了,可是還是沒有得到他們的認可。
我說:你父母應該才五十歲左右吧?這么早就跟你要錢?
她說:我父母過得也很節儉,應該都是給我弟弟將來娶媳婦攢的吧!
我說:你完全可以到父母六十歲以后再給他們錢,現在的錢應該用于投資自己成長,用于改善家庭生活,用于給你的孩子更好的物質保障……
她卻搖頭,覺得父母把自己養大不容易,自己做出回報是應該的。
另一個女性朋友同樣是有個弟弟,她還未婚,父母也是催著她給錢,錢最后都會落到弟弟手里。所以她不甘心,干脆不追求工資高的工作。每個月辛辛苦苦,也賺不了幾個錢,月月月光族。這樣父母就沒辦法了。
如果她的工資很高,不給父母、弟弟,她會覺得自己不孝,良心上會過意不去;可如果給弟弟了,她又不甘心,憑什么父母從小就偏愛弟弟而忽視自己呢?所以,干脆就讓自己做工資低的工作,兩邊都能交代了。
在重男輕女的家庭下長大的女孩,很容易被家庭的重擔壓得不想前進了。或者說,她們為了得到父母的愛,已經疲憊不堪了,哪里還顧得上自己的發展!
二,不能與子女分離的家庭
有的年輕人出門在外,本來躊躇滿志,正準備大干一番呢?卻時不時接到母親的電話:“怎么這么久都不給家里打個電話?每天就想著賺錢,把媽都給忘了?我每天晚上都會夢見你,哭得眼睛都紅了,你啥時候回來看看媽媽啊?”
這樣的電話,瞬間把孩子的豪情全部擊碎,勾引起孩子的內疚感,讓孩子覺得自己努力奮斗是自私的表現,應該回家盡孝才是正道。如此一來,他前進的步伐會變得非常沉重和緩慢。
我還認識很多年輕的朋友,他們選大學時,有很多被父母軟硬兼施,報了本地或本省的大學,后來找工作,又被父母威逼利誘,在離家近的地方找了工作,一輩子都無法脫離父母的保護(控制)。
在大樹陰影下的小樹,是很難長成參天大樹的。無法與父母精神斷奶的人,也是很難成就一番事業的。他們的精力,被家庭分散太多,母愛成了他們事業發展上最大的羈絆。
三,過早要孩子盡孝的家庭
前幾天看一個少林功夫之類的紀錄片,有個年輕人學武四五年,即將學成的時候,父母天天打電話催他出去賺錢,減輕家庭負擔,他不得已,只好放棄即將學完的拳法,去工地板磚打工去了。
這一走,一生都很難回頭。
這一走,四五年的心血全部化為烏有了。
師父都非常遺憾和心灰意冷了。他辛辛苦苦付出了多年心血,眼看要把徒弟教成了,卻被徒弟的父母給毀了。徒弟也很不想走,但架不住父母天天打電話催,拿孝道來壓……
有很多人,才四五十歲,但一看到孩子上了大學,就開始放棄自己的人生了,就開始準備帶小孩在家享受天倫之樂了,他們把未來都寄托在上了大學的孩子身上。很多大學畢業生才畢業一兩年,就要每個月給父母養“老”錢了。記得十多年前,看過一個娛樂報道,說某女明星父母指責該明星不孝,每月給的養老錢太少。可是百度一查,他們才不過四五十歲而已,就已經決定做寄生在子女身上的寄生蟲了。
實際上,上大學和剛畢業不久的年輕人是最需要錢的了。他們需要錢來擴大自己的眼界和社交,需要錢來提升自己的各方面的技能。此時,如果父母能夠給予支持,多給子女一些錢,讓他們投資到提升自己的技能和見識上,將來孩子的發展的加速度將會遠超常人,孩子的未來會更有前途,此時再回報父母,會更游刃有余。
但如果父母在孩子一開始工作時,就榨干子女手中可支配的錢,孩子就會活得捉襟見肘,沒有余錢,社交活動不敢參加,能提升自己的各種學習班不敢報,人會活得越來越萎縮……
四,控制欲望強的家庭
也有很多家長,控制欲太強,為子女做人生規劃,強迫子女按照他們規劃的路線走,完全不在乎孩子是否喜歡。
一個人只有在做自己真心熱愛的事情時,才會爆發最大的洪荒之力。但當他們被迫做事時,洪荒之力就會被封印起來。
比如有個朋友想做醫生,可父母卻強迫他做了一個會計,他每天工作都很不開心,這樣他在會計這一行能很好地發展嗎?不能,他很討厭他的工作。
工作如此,生活同樣如此,被父母安排娶/嫁給一個自己不喜歡的人,能幸福的生活嗎?
五,女強男弱的家庭
有幾個女性朋友,能力很強,但她們表現出來的狀態卻遠遠配不上她們的能力,她們活得也很頹廢。問她們為什么不能振奮一點,活得更精彩一些?
她們說:即便現在這樣,她們也已經給了愛人很大的壓力了,家庭都有些危險了,如果自己更優秀一些,她們的老公/男朋友會更受不了這種落差,他們的婚姻或戀情就保不住了。而她們認為后者更重要,所以,她們寧愿活得頹廢一些,只為了不和能力弱小的愛人差距太大……
以上五種家庭,只是我隨手列出來的,如果仔細去調查研究,會發現有更多種類的家庭都在大小程度不一的阻礙著一個人的發展。而且這些還只是顯性地阻礙,是容易觀察到的阻礙;還有更多人們不易覺察的無形的阻礙在不同程度地阻礙著一個人的發展。比如有的人雖然已經在物理空間和經濟上與父母分開了,但精神上還是被父母過去灌輸的信念所控制(比如父親在子女幼小時,從來都只是批評否定,會導致子女成年后,即便做出很多成績,但依然很不自信),又比如我在簡書寫的《你這么窮,一定得從童年找原因》,就是一個典型的代表。類似這樣的事情還有很多很多……
想要做好自我管理,成為高效工作者,想要走得更遠更高,這些絆腳石,一定要學會清理掉這些絆腳石;否則你就等于負重前行,必然會被封印洪荒之力,落在人后。
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