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自己
馬克·吐溫作為職業作家和演說家,在文學領域和演說領域都取得了極大的成功,成為世界范圍內受人尊敬的文學家和演說大師。但是,他在選擇文學和演說之前,曾經試圖成為一名商人。他先是投資開發打印機,花費了整整3年的時間,最后把千辛萬苦借來的5萬美元全部賠光了。他又發現出版商因為發行他的著作賺了大錢,他很不服氣,心想:我自己寫了文章自己出版發行,所有的利潤不都是自己的嗎,為何不自己開一個出版公司呢?他于是又投資開了一家出版公司。但是,他不知道,寫作與經商是截然不同的兩件事,他很快就因為債務陷入了困境,出版公司破產了,他也陷入了更大的債務危機之中。經過兩次經商失敗的打擊,馬克·吐溫終于認識到自己經商的無能,他徹底斷絕了經商的念頭,開始到全國巡回演講,在演講的間隙里埋頭寫作。很快,風趣幽默的馬克·吐溫名聲大噪,成為全國知名的演說家,他膾炙人口的作品也迅速走紅。
素材解讀:美國政治家富蘭克林說:“寶貝放錯了地方就是廢物。”尺有所短,寸有所長。你也許興趣廣泛,掌握了多種技能,但是,在所有的長處中,總是有你的強項。成功者的原則是:去選擇最能夠使自己全力以赴的、最能夠使自己的品格和長處得以充分發揮的職業。因為唯有充分利用自己的長處,才能夠讓自己的人生增值;相反,你總是選擇自己的短處,你的人生就只能貶值。
此則素材可用來應對“完美”、“長與短”、“成功”、“追求”、“奔跑”和“發現自己”等話題作文。
富翁和狼
一位富翁在非洲狩獵,經過三個晝夜的周旋,一匹狼成了他的獵物。在向導準備剝下狼皮時,富翁制止了他,他想救活這匹狼。這已不是富翁第一次來這里狩獵,可是從來沒像這一次給他如此大的觸動。
狩獵時,這匹狼被他追到一個近似于“丁”字的岔道上,正前方是迎面包抄過來的向導,他也端著一把槍,狼夾在中間。當時富翁很不明白,狼為什么不選擇岔道逃掉,而是迎著向導的槍口撲過去,準備奪路而逃。難道那條岔道比向導的槍口更危險嗎?狼在奪路時被捕獲,它的臀部中了彈。面對富翁的迷惑,向導說:“埃托沙地區的狼是一種很聰明的動物,它們知道只要奪路成功,就有生的希望。而選擇沒有獵槍的岔道,必定死路一條,因為那條看似平坦的路上必有陷阱。這是它們在長期與獵人周旋中悟出的道理。”富翁聽了向導的話,非常震驚。
據說,那匹狼最后救治成功,如今在納米比亞埃托禁獵公園里生活,所有的生活費用由那位富翁提供。因為富翁感激它告訴大家這么一個道理:在這個互相競爭的社會里,真正的陷阱會偽裝成機會,真正的機會也會偽裝成陷阱。
素材解讀:“在這個互相競爭的社會里,真正的陷阱會偽裝成機會,真正的機會也會偽裝成陷阱”,這句話告訴我們:陷阱與機會是相伴的,而且機會往往善于偽裝,要抓住機會必須鏟除偽裝的陷阱。
素材適用話題:用于“機會”、“人生”、“奮斗”、“生命”等作文話題。
換一種思維方式生存
一個非常著名的公司要招聘一名業務經理,豐厚的薪水和各項福利待遇吸引了數百名求職者前來應聘。經過一番初試和復試,剩下了10名求職者。主考官對這10名求職者說:“你們回去好好準備一下,一個星期后,本公司的總裁將親自對你們進行面試。”一個星期后,10名做了準備的求職者如約而至。結果,一個其貌不揚的求職者被留用下來,總裁問這名求職者:“知道你為什么會被留用嗎?”這名求職者老實地回答:“不清楚。”總裁說:“其實,你不是這10名求職者中最優秀的。他們做了充分的準備,比如時髦的服裝、嫻熟的面試技巧,但都不像你所做的準備這樣務實。你用了一種超常規的方式,對本公司產品的市場情況及別家公司同類產品的情況做了深入的調查與分析,并提交了一份市場調查報告。你沒被本公司聘用之前就做了這么多工作,不用你又用誰呢?”
素材解讀:從故事中可以發現,世上的事情有時就這么簡單得讓人難以置信:如果你墨守成規,等待你的只有失敗;相反,如果你稍微動一下腦筋,對傳統的思維方式進行一番創新,就可能獲得成功。
素材適用話題:同學們可以從“充分的準備”、“超常規的方式”等角度思考作文的立意角度和材料選擇,可談“準備”、“創新”等對“生活”、“成功”的影響。
高中語文議論文素材優美段落
1、命運是項羽英雄末路自刎烏江時的那一聲仰天長嘯,命運是屈原留在汨羅江畔的那一串串沉痛的叩問,命運是貝多芬在雙耳失聰時指尖下所擊出的那一曲曲悲壯的交響,命運是奧斯特洛夫斯基雙目失明后寫下的那一頁頁輝煌的華章。
2、骨氣就是孟子“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的忠貞不渝。 骨氣就是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的傲岸不羈。 骨氣就是于謙“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青白在人間”的剛強不屈。 骨氣就是葉挺“人的身軀怎能從狗的洞子爬出”的凜然不懼。
3、友情,是人生一筆受益匪淺的儲蓄。這儲蓄,是患難中的傾囊相助,是錯誤道路上的逆耳忠言,是跌倒時的一把真誠的攙扶,是痛苦時抹去淚水的一縷春風。
4、寬容的朋友一定情同手足,寬容的家庭一定幸福美滿,寬容的民族一定強盛不衰,寬容的世界一定和平美麗。
5、每個人對人生的價值都有困惑。中國有句古語“君子不受嗟來之食”,卻也有“大丈夫能屈能伸”;有李白受不得半點委屈而曰:“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也有勾踐忍辱負重、臥薪嘗膽;有項羽剛直不阿自刎于烏江;也有劉邦忍氣吞聲最后成就霸業;有宰相肚里撐船的鄧小平;也有被人逼著走完二萬五千里長征路的毛澤東。
6、魯迅先生說:“天才并不是自生自長在深林荒野的怪物,是由可以使天才生長的民眾產生、長育出來的,所以沒有這種民眾,就沒有天才。”如果有人自以為很有才氣,單槍匹馬可以闖天下,而不注意與社會、與他人的合作,勢必會鬧得“人仰馬翻”。真正有頭腦的人會懂得,要成功一件事,就必須考慮多方面因素,借鑒各種事例,與各種各樣的人合作,與各種各樣的環境合作,才能取得成功。
所以,最新教育理論——合作教育學由俄羅斯的教育專家提出來了。師生在教育領域建立起嶄新的合作伙伴關系,進行研究性學習,在知識的海洋里和諧奮進。(《談合作》)
7、你可以在梅雨潭邊感受朱自清描述的綠色的陶醉,你也可以在西湖邊聆聽柳浪與黃鶯的對答;你可以小橋流水人家,也可以古道西風瘦馬;你可以手持常劍,獨立朔漠,感受“風蕭蕭兮易水寒”的悲壯,你也可以手握畫筆船頭賞花寫韻,領略一下“斜風細雨不須歸”的閑適。從西域到東海,從朔北到江南,綺麗的風光給世界增添一抹耀眼的兩色。
8、古往今來,“誠信”便是英雄們惺惺相惜,成就大業的根本,無論儒法,還是老莊。“誠信”,“誠”總是作為君子最重要的美德出現的,古書上處處寫著君王以誠治國,諸侯以誠得士的故事。信陵君正因誠信,打動了諸葛孔明,三分天下,成就霸業。而梁山上,那些英雄好漢,一諾千金,為誠信兩肋插刀的豪情,更被寫進才子名著,感動著千百萬讀書人。
誠信是對別人的尊重,是對過去的肯定,更是對未來的承諾,背上“誠信”,我們便會感到一種責任感,那是對自己的要求。“誠信”是一只背囊,背上它,我們便勢必要面對一種可能,一種被拋棄,被欺騙,乃至被詆毀、被利用的可能。可誠信絕對會還你一份輕松,一片坦蕩,一身磊落。(《難舍誠信》)
9、有了它,才有了“君子一言,駟馬難追”的承諾,才有了五關之前“赤兔胭脂獸”的一騎絕塵,才有了“三分天下有其一”能坐上聚義廳的頭把交椅,將替天行道的大旗扯得迎風飄揚。因為誠信,平遙小城誕生出來的“日升昌”,才將分號開遍大江南北,將半個中國的財富匯集一堂。同樣是因為同廣大人民群眾的誠信之約,嘉興南湖的微波,井岡山的星火終于匯成滔天巨浪,熊熊烈火,席卷了古老的神州大地,一個年青政黨走過了八十載的漫漫征程。(《千年的呼喚》)
10、人類之所以能走出蠻荒,擺脫愚昧,踏進文明,就是因為人類有不盡的希望。梁啟超曾說“夫有希望者,人類之所以異于禽獸,文明之所以異于野蠻,而亦豪杰之所以異于凡民者也。”希望帶給人們無窮的信心、勇氣和力量,激勵著人們去克服艱難和困苦。
希望使人類戰勝了自然,戰勝了自我,帶來了人類的光明,點燃了生命的火光。古希臘統治者亞歷山大在遠征前,把所有的金銀財寶、土地莊園等皆贈給大將元帥,一大臣見狀十分不解問道、“陛下,您把全部財產分掉了,那?把什么留給你自己呢?”亞歷山大答道、“我把希望留給自己,它將給我無窮的財富!”亞歷山大之所以赫然昭示于古今,是希望帶給他無窮的力量。
西漢張騫出使西域,受阻于匈奴,九死一生,仍懷希望,終排除萬難,凱旋歸漢;史可法、譚嗣同、秋瑾、李大釗、江姐……太多太多的英雄拋頭顱、灑熱血,鞠躬盡瘁,死而后已,又是希望幻化成的執著信念帶給他們巨大的勇氣和力量。是希望使人們在險境、絕境中勃然奮發,努力抗爭;是希望使人類代代生生不息,永遠在歷史的大道上奮勇向前。(《論希望》)
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