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幽深的水泥房,一間黑漆漆的房間內,掀開被褥,烏黑的眼鏡蛇瞪大了雙眼,向來人吐信子,看到這一幕,很多人立刻毛骨悚然。與談“蛇”色變的人不同,涂德志卻每天都要“與蛇共舞”,從蛇蛋到孵出小蛇,再到小蛇一點點長大,他都要細心呵護。養蛇這份事業不僅讓他獲得了豐厚的報酬,而且還帶動周邊多家農戶發家致富。
跟隨“蛇王”學藝
涂德志今年38歲,是潛山縣天柱山鎮天寺村人。多年來,他輾轉從事多個行業:賣燒烤讓他淘到了人生第一桶金,成為小有名氣的“創業達人”;在經營中藥材生意期間,他接觸了一次蛇肉烹飪大賽,毅然決定改行養蛇,而這一干就是6年。
那時做中藥材,涂德志經常到廣西,正巧趕上了當地舉辦盛大的蛇肉烹飪大賽,鮮美的味道、豐富的烹飪技術,讓他眼界大開,“原來蛇肉可以有這么多種做法”,驚嘆之余,他對養蛇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廣東、廣西兩省的人愛吃蛇遠近皆知,并在當地形成了一個龐大的產業。在潛山這個行當還是一片空白,涂德志想把這個產業引進來。在那次蛇宴上,涂德志有幸結識了廣西靈山的“蛇王”——謝尚奎,并向他拜師學藝,經過數月磨練終于學成出山。
嘗試大棚養蛇
天寺村位于潛山縣天柱山鎮東南側,距天柱山主景區約4公里。近日,在潛山農商銀行工作人員的帶領下,記者來到了天寺村,涂德志的養蛇基地矗立在村內的一處山丘上。基地是一排水泥房,“大力發展人工養蛇,帶動山區農民創業”幾個大字赫然可見。
打開鐵大門,記者走進昏暗的走道,兩旁是一排小隔間,里面養著不同種類的蛇。“這里有五種蛇,最毒的是眼鏡蛇,它們怕光、怕冷,這天都用棉被蓋著。”涂德志打開了一扇門,棉被下數條眼鏡蛇扭動著身軀,瞪大了眼睛“迎接”不速之客。
在基地內,一排塑料大棚引起了大家的注意。涂德志告訴記者,他目前正在嘗試大棚養蛇,通過控制大棚內的溫度和濕度,期望達到與水泥蛇房一樣的生存環境,試驗成功后,將大大降低建設成本,有利于向周邊農戶推廣養蛇。
他解釋說,推廣養蛇,建設成本投入大,而且蓋蛇房還需要有關部門審批,如果大棚養殖試驗成功,不僅省掉了審批環節,投入成本也減少一半,將會帶動更多農戶加入合作社。據介紹,目前涂德志飼養了5000多條蛇,平均每年可以帶來近百萬元的效益,他還吸納了周邊5戶農戶加入。
開發蛇肉深加工
涂德志告訴記者,飼養的肉蛇主要銷往外地,本地市場一直未能打開。一方面因為本地尚未形成吃蛇肉的習慣,另一方面很多人怕蛇,輕易不敢加工。
經過幾年的市場推廣,目前周邊的一些農家樂已引進這道菜,但在涂德志看來,這遠遠不夠,他打算建一個蛇肉加工廠,制作“龍鳳湯”,把經過加工的鮮美蛇湯、蛇肉端到本地人的餐桌上。
“與幾戶養殖戶聯保貸款,我從潛山農商銀行貸款了20萬,為下一步蛇肉深加工提供了充足的資金。”涂德志說。在100多畝的基地內,涂德志有個更為“雄偉”的規劃:借助毗鄰天柱山的優勢,他打算打造一個蛇類觀光生態園,游客到這里,不僅能參觀養蛇基地、蛇肉加工區,還可以垂釣、采茶,品嘗別具風味的“龍鳳湯”。
“只要你經營良好,帶動了貧困戶就業創業,我們行可以加大資金投入,幫助你繼續做大做強。”臨行前,潛山農商銀行天柱山支行的客戶經理承諾道。
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