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份光靠賣紅薯干,我就掙了近一萬元,今年靠著早田公司這棵‘大樹’,增收兩萬元不成問題。”12月18日,在衢州柯城區七里鄉治嶺村農戶徐榮壽家門口,他一邊笑嘻嘻地和記者算著賬,一邊麻利地將已經曬好的紅薯干裝進袋子。
就在一年前,徐榮壽還在為地里收獲的紅薯而鬧心。“去年我種了一畝地的紅薯,一半拿來喂豬,一半只能爛在地里,找不到銷路。”徐榮壽說,一年下來,家里只能指望兩頭豬賣幾個錢。如今,豬不能養了,徐榮壽靠打理田間地頭的蔬菜,就把日子過得越來越紅火,身體也更棒了。“現在日子好了,真得感謝‘早田’。”徐榮壽說。
徐榮壽口中的“早田”,指的是柯城區早田農業科技開發公司。今年3月,徐榮壽第一次與這家公司接觸,一番交流后,他與早田公司簽訂了第一批蔬菜種植訂單,雙方合作很愉快。到了9月份,徐榮壽再次和早田公司簽訂紅薯種植訂單,有了這張訂單,徐榮壽不用再為地里的紅薯“頭疼”,他只需每天把曬好的紅薯干送到早田公司指定的收購點就行了。而早田公司在對紅薯干進行嚴格處理后,統一上市銷售。“簽了訂單,我就等于吃了‘定心丸’。”徐榮壽說,現在他再也不用擔心種出來的蔬菜瓜果沒有銷路了。
和徐榮壽一樣,柯城區七里鄉治嶺、楊塢、上門等村的許多農戶,一輩子以種植蔬菜為生,但因地理位置偏遠、交通不便,加上缺乏市場營銷能力,高品質的高山蔬菜賣不出好價錢。去年8月,早田公司開始結合山區土地和勞動力優勢,與當地村民簽署協議,以先付款后收貨的方式,按時向村民收購蔬菜,讓每個合作農戶的自家田地成為早田公司的種植基地。
早田公司技術總監鄭煌說,公司為每個種植基地配備了若干名懂技術、責任心強的農業生產經紀人,每名經紀人聯系3至5戶農戶,負責生產技術指導。農戶的種植、施肥、用藥等環節均由經紀人統一協調管理。高山無污染的地理位置,嚴格的種植流程,加上村民精心培育,今年以來,早田公司打出的“七里源”高山蔬菜品牌,名氣越來越大,價格不斷上漲,暢銷上海、杭州等大城市。
產前“定心”,田頭“定標”,產品“定質”,市場“定量”,早田公司走出了一條“龍頭企業+基地+農戶”、適合山區農民增收的產業發展新模式,打通山區農民增收壁壘。據了解,截至11月,柯城、衢江兩地已有超過300戶農戶與早田公司簽訂協議,每戶年人均收入已達2萬元。
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