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一個星期,里仁碰柑在網上售出7000多件,不到三小時,產自官莊鎮的50噸紫薯被全部預定完......7日,在秀山縣物流園區的電商平臺上看到,原本很難售出的土特農產品,“觸網”后卻成了俏銷的“香餑餑”。
秀山地處武陵山地區,交通閉塞,物流成本高。2014年,在7800余種武陵山特產中,僅有680多種變成了商品,多數還在大山中“沉睡”。近年來,隨著互聯網通訊等設施的逐步改善,秀山縣積極探索發展農村電商產業,著力實現“土貨變網貨”、“產品變商品”,促進農戶增收。
“要想在農村發展電子商務,暢通的物流是必要條件。秀山縣商貿物流顧問、云智科貿有限公司總經理車玉昕認為,打通農村物流最后一公里,就必須要建立龐大的物流網絡。
為此,在建設秀山現代物流園區時,秀山縣就專門規劃了物流配送區域,整合社會閑散物流和快遞資源,建起電子商務快遞分撥中心。讓三通一達、順豐等23家品牌快遞企業入駐分發中心,并引入國內零擔物流領頭羊——安能物流在秀山開建武陵山地區分撥中心,60家社會物流企業開通了多條武陵貨運專線。
“用完善的鄉村配送體系對接龐大的物流網。”在秀縣政府統籌下,秀山專門組建了負責農村電子商務的龍頭企業——云智科貿有限公司,構建了獨具特色的鄉村配送體系云智速遞,實現到達秀山的全國快遞包裹1天內進村入戶,農產品1天內發往全國。
“為了讓電商扎根農村,更好的服務‘三農’和農特產品上行,我們自主研發了線上‘村頭’、線下武陵生活館的互聯網+‘三農’的農村電子商務模式。”車玉昕介紹,線上農民可以通過村頭網購買工業品、銷售農產品,線下通過武陵生活館網及城鄉配送體樞紐,實現農產品的組貨、加工、包裝、倉儲、快遞的無縫對接。
目前,武陵生活館已遍布秀山,其加盟店達到203家,其中85個貧困村實現全覆蓋,形成了覆蓋縣域的“武陵生活館”農村電商體系;建成了特色農產品電商基地108種、供應站點3650個,質量安全實現二維碼追溯、政府背書保證。電商平臺云智商城已完成2.0版本換代升級,新平臺“村頭”實現了可視化實景交易。
農村電子商務的快速發展,已經成為農民增收致富的重要“引擎”。據了解,近3年,秀山通過電商賣出了價值14億元的農特產品,土雞蛋、生豬、百合、碰柑、秦橙等電商扶貧鏈條帶動了全縣近70%、1萬余建卡貧困戶脫貧。
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