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夏天來臨,小龍蝦市場又開始火爆了起來。而國人對于小龍蝦的喜愛,也是超乎想象。
據《中國小龍蝦產業發展報告(2017)》顯示,從2014年到2016年,我國小龍蝦消費量分別占生產量的96.3%、97.8%和97.8%。刨除出口量外,我國小龍蝦生產只能勉強覆蓋消費。
《報告》同時顯示,小龍蝦在2016年創造產值共計564.10億元,經濟總產值1466.10億元,全產業鏈從業人員近500萬人。也就是說,小龍蝦產業已經造就了一個千億級市場。
看到以上這些數據,很多人不禁會想自己為這個市場“貢獻”了多少力?但你有沒有想過,小龍蝦產業也可能帶你走上致富之路。
北大才子養小龍蝦年入200萬
據媒體報道,今年42歲的段德峰是江蘇盱眙人,自北大法學院研究生畢業后,他就在北京生活工作,經過幾十年的奮斗,有了自己的房子、車子和公司,成為一個新北京人。但在2015年時,段德峰回到盱眙,開始種植水稻和養殖龍蝦。
段德峰通過最新的物聯網技術對蝦稻的生長全程進行數據化管理,從而保證最終產品的可追溯性和食品安全性。并且通過不斷的科技投入,研發引進更加優質的龍蝦苗種、水稻。
如今,他的農場每年盛產45萬斤小龍蝦,銷往全國各地。在每年5月至8月的銷售旺季,一天最多可賣5000斤,每斤十幾元。據悉,其2017年營業額預計將超過1億元,年純收入可達200萬元。
資本介入小龍蝦市場
大規模的小龍蝦市場不僅讓很多小龍蝦養殖人獲得了不菲的收入,各路資本也開始介入小龍蝦市場。
據公開資料顯示,麻辣誘惑旗下的熱辣生活和麻小外賣品牌已于去年9月獲得數千萬元A輪融資;外賣O2O平臺大蝦來了對外公布,公司已完成3000萬元的A輪融資;在2015年6月,大蝦來了獲風云天使基金領投的近千萬元的天使輪融資;夾克的蝦在京東股權眾籌平臺閃募超過600萬元。
此外,傳統餐飲連鎖品牌企業也看上了小龍蝦。比如鹵味餐飲外賣品牌“周黑鴨”,就自帶資金入場,在武漢發布新品“聚一蝦”小龍蝦,正式進軍小龍蝦產業。
顯然,有著千億級市場的小龍蝦產業,已成為一個“藍海”市場,各路資本都想從中分一杯羹。
不過,國內知名資深理財師表示,雖然小龍蝦被視為“藍海”產業,似乎只要和小龍蝦沾上邊就能賺到錢,但賺錢的同時也存在不少問題。
比如小龍蝦不是一年四季都是旺季,曾有媒體報道,每年冬天,國內超過九成的小龍蝦店會關門或歇業,剩下的那部分則通過更換或增加品類以熬過寒冬。但對以小龍蝦為品牌特色的創業企業而言,更換品類并不合適。那就說明,在小龍蝦淡季時,企業要想生存下去是比較困難的。
另外,嘉豐瑞德的理財師指出,就算資本進入小龍蝦市場,那也不意味著所有企業都能借此“東風”。只有供應鏈完備的企業才會更具競爭優勢,一些僅靠單品的競爭者,很難沖出重圍。
所以對很多想進軍小龍蝦市場創業的人來說,還是要謹慎考慮,除非自己真能擁有完備的技術支持或是找到好的貨源,且供應鏈完整,不然很難創業成功。如果將這些錢用來投資理財,如配置穩利精選組合投資計劃、諾亞方舟NPA投資計劃等產品,反而更能對財富起到保障作用。
有業內人士表示,小龍蝦產業在未來5到10年都將是一個朝陽產業。不過,不是每個人都能靠小龍蝦致富的。
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