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一起創業既有它特殊的默契感,同時也有它特殊的挑戰。”6月8日,“內力覺醒—清華高盛巾幗圓夢女性創業論壇”在清華大學經管學院舉行。在和清華大學蘇世民書院院長李稻葵對談中,SOHO中國首席執行官張欣回憶了她和丈夫潘石屹的創業歷程,并向現場數百名女性創業者講述了“創業夫妻檔”的特殊性。
張欣和潘石屹聯手創業二十余載,SOHO中國2007年在香港上市時創造了亞洲最大的商業地產企業IPO。她坦言,和潘石屹的夫妻創業是一個不斷磨合的過程,兩人在教育孩子、做慈善乃至健身方面有著諸多默契。
從不同煉到同化
潘石屹、張欣曾是“患難夫妻”。張欣回憶道,剛開始創業時非常艱難,那時候兩人脾氣也不好,承受力也不高,因為每天遇到的都是困難,每天都在生存線上掙扎,不知道這個企業還能不能活下來。“這種時候夫妻一起創業更難,難上加難。”
如果在辦公室里兩個合伙人談不好,回到家里的話還有妻子或者先生可以訴說一下。但是夫妻創業的話,回到家里之后很可能繼續談繼續吵,“本來(在辦公室)就可以斷掉的一些爭吵,到家里反而延長了。”她回憶,她和潘石屹結婚后很短時間就想一起創業了。“20多年前我們兩個人開始決定做房地產的時候,不太知道需要什么樣的技能、什么樣的條件才能成功。只是當時我們很年輕,覺得應該一起出來做一下這個事情。”
在組成“創業夫妻檔”之前,張欣在華爾街的高盛任職,潘石屹則和馮侖、王功權等人創立萬通公司做房地產開發。職業背景不同導致兩人創業最早期存在許多矛盾。往往在一件事上,兩人判斷很不一樣。她和潘石屹后來都覺得矛盾太多,也沒有很好的辦法去解決,兩人由此開始了新的工作狀態:公司的建筑設計、產品設計由張欣主導,潘石屹主管銷售和政府關系。
“現在,我們結婚20多年,不同性遠遠要少于我們的共同性。做決定時我們能夠快速達成一個共同的決定。因為時間長了就同化了。”張欣說。現在她會給潘石屹一些建議,比如發現潘石屹發了不合時宜的微博時,她會提建議,潘石屹有時候會很快調整微博內容。
教育孩子、做慈善亦是“夫妻檔”
張欣對在座的女性創業者表示,家庭里最重要的事是孩子的教育,因為“孩子教育是一個系統性的問題”。曾經有一段時間,為了多陪孩子,張欣、潘石屹周末都不工作。在對孩子的家庭教育上以及培養孩子價值觀方面,兩人都傾注了很多時間和精力。“我們兩人從早晨到辦公室,再到離開辦公室都是工作狀態。一離開辦公室回到家就是家庭狀態,很少看見我在家里打電話、接電話、發微信。”
在孩子讀小學三年級以前,只要出差超過5天,張欣就會把孩子帶在身邊。她認為,寫字、算數、體育等都可以讓比自己更好的老師去教孩子,但對孩子價值觀的培養上,唯有父母才能完成。“這需要花很多時間。我經常早晨跟孩子們一起吃完飯再去上班,晚上回到家里跟他們一起吃晚飯。”當年為了給孩子進行價值觀方面的教育,她自己從來不參加任何周末的論壇。
潘石屹、張欣夫婦在做慈善上也有類似價值觀。在張欣看來,時至今日,教育可能還是改變人的命運最關鍵環節,“很多人的差距和分叉緣于是否受了教育。”
2014年,SOHO中國基金會先后向哈佛大學、耶魯大學各捐贈1500萬美元、1000萬美元。此舉當時引起軒然大波,有人質疑這是潘石屹給兒子買進入世界名校的“入學門票”,還有人建議潘石屹應該多捐贈中國的基礎教育。潘石屹當時回應稱,這次助學金只幫助在這些學校的中國貧困家庭的同學們。
張欣在此次論壇上也表示,做出的這些捐贈,是為了給這些學校的中國留學生提供全額助學金支持。當年張欣在英國上學受益于助學金,得到了好的教育。“我自己有機會幫助別人的時候,我也在想什么東西是離我最貼近的,也跟我的經歷最相仿。”這是她捐贈哈佛、耶魯的動因。
除此之外,潘石屹曾經在西北貧困地區捐建廁所,在其甘肅天水老家捐資助學等等公益舉動。在2016年胡潤百富榜上,潘石屹、張欣夫婦以220億元財富居第95位。
用三年時間,她可以跑完全程馬拉松,他可以做1300個俯臥撐
2012年8月,SOHO中國宣布從散售的商業模式改為持有出租物業。從“建設—銷售”向“建設—持有”轉型后,SOHO中國業績連續三年下滑。之所以做出這樣的決定,是張欣和潘石屹當時看到北京上海買地蓋房子的機會越來越少,如果再想著拿地蓋房子,可能就會慢慢沒生意做了。
張欣認為業績下滑只是暫時的,“賣房子多少錢,租房子才多少錢,銷售額這么算的話,永遠沒法比的。”她表示,“從房地產公司的角度來看,資產價值反而上升了。我自己心里非常知道這僅僅是一個技術上的轉變,一旦等我們轉型轉好了,房子蓋完了,出租完之后,這個問題就會得到解決。”
SOHO中國已于2016年轉型成功,僅有兩個項目沒蓋完,每個樓的出租率達100%,新開了SOHO3Q共享辦公新的業務(備注:2015年2月1日起,北京望京SOHO和上海SOHO復興廣場的兩家SOHO3Q正式開業)。張欣表示,整體來講,我們可以說轉型很成功。“雖然前幾年確實很多人疑問,我自己心里從來沒有質疑過。”
在回應為何不做高科技等行業而堅持做地產的問題時,張欣說,潘總比她更堅持做地產,“潘總是一個精明的商人,他非常知道自己在競爭狀態中優勢在什么地方。”她同時表示,“我畢竟曾經在華爾街待過,還覺得我們可以做一些投資業務。但潘總非常堅持,我們就做我們懂的事情。”
張欣還提醒和鼓勵在場的女性創業者,不要懷疑自己,“你走出去了這一步,就會有第二步。”她認為女性缺乏自信是之前的社會條件造成的,女性一直是在背后,一直是在廚房里。“走到前臺來需要有一個適應的過程。”
當天,張欣的私人健身教練也來到了論壇現場,他透露了一個細節,張欣三年前(只能)跑五公里,現在可以跑一個全程馬拉松。潘石屹三年前做不了一個俯臥撐,現在一個小時內可以做1300個完美的俯臥撐。“他們都是堅持不懈的人。”
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