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大多數人之所以不快樂,或許是因為我們過多地將我們的注意力轉移到負面的、消極的事物上,又或許是生活中快樂和幸福的事件太多了,多到已經觸及不到我們敏感的神經了,唯有另外一些負面的、消極的事件才能引起我們的注意。隨著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們的幸福觀似乎也改變了。
著名心理專家顏廷利老師做了一個實驗,他走進了教室,用粉筆在黑板上點了一個白點,然后問班上的學生:“這是什么?”大家都異口同聲說:“一個白點。”顏老師故作驚訝地問:“只有一個白點嗎?這么大的黑板大家都沒有看見?”
生活又何嘗不是如此,如果你一味地糾結于自己看見的這個白點,那么你將失去看見整個黑板的可能。
莉莉是一個很挑剔、很消極的女孩子,直到31歲,她都沒有找到合適的男朋友,因為每一次見到一個男的,莉莉總能從他的身上發現不足之處,比如說別人的鼻子長得太大了,頭發太稀少了,說話有點吞吞吐吐……
眼看女兒已經成大齡剩女了,這可急壞了莉莉的母親,忽然她想到了一個主意。她偷偷跑到偵探公司,雇了一名私人偵探,她就給偵探一個任務,每天偷偷跟蹤她的女兒,用照相機拍下她最丑的動作和行為。偵探雖然很詫異,但還是接下了這個任務。
一晃一個月就過去了,莉莉又和她最近交的男朋友談崩了,理由很可笑,竟然是因為人家的工作太死板,沒有活動,并且還不懂浪漫。無奈之下,莉莉的母親拿出了自己的撒手锏,她將一沓厚厚的照片扔在了莉莉的跟前,莉莉詫異地盯著母親看了一會兒,終于一張一張翻開了那些照片……
天哪!那是一些什么照片啊!有她吃完飯對著鏡子剔牙的,有她褲子沒提好就打開衛生間的門沖出來的,也有她瞌睡了打哈欠的……莉莉自己看得面紅耳赤,母親頓了頓說:“每個人都不是十全十美的,哪有一個人全身都是優點,如果你一味地只盯著別人的缺點和不足看,那你永遠看不到別人的閃光點。”
莉莉忽然明白了母親的良苦用心,她羞愧地低下了頭。
故事的最后當然是莉莉不再用挑剔的眼光只盯著別人的缺點,而是學會了發掘別人的閃光點,戲劇性的是她最后竟然和那個拍她照片的私人偵探走到了一起。因為在私人偵探看來,莉莉認為丑的行為和動作竟顯得無比可愛,連自己的缺點都可以無限包容的人,怎么會不值得愛呢?但更重要的是,私人偵探那顆善于發現美的心,因為他的臉一直對著陽光,所以陽光也不吝嗇地一直照耀著他。
還有一個外國的關于把臉轉向陽光的故事,主人公是尼克·胡哲,他是一個失去四肢的殘疾人,但他的生活完全能夠自理,獨立行走,上下樓梯,刷牙洗臉,甚至還能操作電腦。最初了解他是在一個勵志視頻上,他就像素描課上的一尊半身雕像,站在演講桌子的中央,在桌子的一角還放了一本圣經。我第一眼看時心里還苦笑,像他這種沒有四肢的人,放本書有什么用呢?他憑什么把它拿起來呢,只不過是嘩眾取寵罷了!
可后來發生的一幕徹底改變了我的想法,也改變了我消極灰暗的生活態度。尼克在演講中慢慢前傾身體倒下去了,但他在倒下時說,他會憑借自己的力量重新站起來。奇跡出現了,正是靠著桌角的那本圣經,他將頭頂著圣經,慢慢地撐起了自己的軀干,這本圣經成了他重新站起來的助力。
但我想更多的恐怕是尼克對于生活不屈不撓的熱情和執著,演講臺上一次輕松地站起,在尼克真實的生活中得有多少次的摔倒和嘗試,才能練就。我很喜歡尼克那種詼諧幽默又發人深省的演講,他總能用最樸實無華的語言告訴我們,珍惜我們現在擁有的幸福生活。但我更喜歡他身上陽光般的精神和靈魂,他的快樂不僅感染著見到他的人,也吸引了沒見過他的我。
感慨尼克故事的同時,我又深深地為他慶幸,他有一對深明大義的父親和母親。尼克的父親是一個牧師,母親是一個護士,尼克的降臨無疑讓剛剛為人父母的喜悅一下子煙消云散,起初他們也不停地質問上帝:“如果上帝愛人,又怎么會有現在這樣的悲劇發生?”
可所有的言語在現實面前都顯得如此的蒼白無力,最終他們接受了上帝的旨意,他們盡自己最大的努力來關心和呵護這個被上帝特別對待的孩子,使這個孩子成為千萬人的偶像和楷模。中國達人秀冠軍劉偉曾經評價尼克說,尼克是他見過的這個世界上最健康的人。而現實生活中的我們呢?
隨著我們的生活越來越物質化,極度豐富的物質似乎并沒有滿足我們空虛的心靈,我們要的越來越多,以至于我們忘了最初的夢想是什么?面對廣闊的世界,我們只盯著自己心中那個陰暗的角落,我們不停地滿足那個陰暗角落的訴求,陽光很多也很充足,可是我們無法停下我們的腳步去享受。我很喜歡尼克母親的一句話,她說:“不要為你缺少什么而生氣,而要為你擁有什么而感恩。”比起尼克來,當下的我們實在可以稱為“億萬富翁”了。
張鵬,男,28歲,幾個月前因為被逆向行駛的車輛撞倒,進了醫院,后半輩子將面臨只能依靠輪椅生活的悲慘現實。他苦惱,他悲傷,他無法接受這突如其來的變故,因為28歲的他尚未婚娶,人生的事業也才剛剛起步,一度消沉的他脾氣變得越發暴躁了,經常把母親送來的可口飯菜打翻在地。但是母親從來不說什么,只是默默地打掃干凈,但就這樣一個平凡的舉動,卻深深打動了張鵬的心,他回想自己出事以來的種種舉動,不禁流下了后悔的眼淚。
是啊!28歲的他什么也沒有,那53歲的母親又有什么呢?父親去世得早,母親含辛茹苦地撫養他長大,培養他成為一個有用的人,本該到了安享晚年的時刻,卻偏偏遭受了如此大的變故。自己不但要承受巨大的痛楚,還要頂著痛苦來照顧他這個病人,想到這兒,張鵬摟著母親大哭起來。
從此,張鵬像變了一個人,他不再郁郁寡歡、悶悶不樂了,他讓母親回家拿來了自己的電腦,腿不能動,但胳膊和手能動呀,他每天堅持看新聞,并且在網上開通了自己的微博,專門記錄自己和病痛做斗爭的經驗,激勵那些對生活失去信心的人們。他還自學了安全知識和環保知識,以自己的親身經歷來告訴別人,要愛惜自己的生命,也要愛護我們的地球這個大生命。
上天永遠是公平的,當它向你關閉一扇門的時候,必定會為你打開一扇窗。我們應該慶幸我們沒有和張鵬一樣的苦難,但我想他的故事會讓我們體會到關于積極和陽光的心態問題,有的時候經歷苦難之后的成長未嘗不是一種幸福。
半瓶水的警示一直在我耳邊鳴響,一個“僅剩”,一個“還有”,卻給了我兩種完全不同的人生體會,每當遇到困境和不順心的時候,我會將臉對著陽光,然后拿“還有”來提醒自己是多么璀璨華麗地幸福著。我還有愛我勝過一切的父母,我還有懂事聽話的弟弟妹妹們,我還有不離不棄、相濡以沫的男朋友,我還有同甘共苦、風雨同路的好朋友……
你呢?你沒有“僅剩”下什么,你還有……
所屬專題: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