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中國零售平臺(淘寶、天貓、聚劃算)2015年Q1成交額 為6001億人民幣,同比增長40%,營收為174.25億人民幣,同比增長45%。
2015年5月7日,阿里巴巴發布了2015財年Q4及全年財報。財報顯示,阿里中國零售平臺(淘寶、天貓、聚劃算)2015年Q1成交額為6001億人民幣,同比增長40%,營收為174.25億人民幣,同比增長45%。這是阿里在納斯達克上市之后交出的第一張成績單,因此吸引了全球極大的關注。由于超出華爾街預期的業績表現,阿里股價在持續低迷之后聞訊大漲。
與市場的熱情相比,馬云卻顯得異常冷靜:
“我們并不應該滿足于今天的成績,更不能活在他人的贊美或者自以為是的成功里面,尤其是今天,我們不應該僅僅活在外界對我們每個季度的盈利預期里,我們必須依舊像過去的16年那樣,活在自己的理想里,活在客戶和市場對我們的期待中。”
在給員工的信中,馬云明確了阿里的短期目標——五年內(也就是2019年)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平臺銷售額超過一萬億美元的公司。
2014年阿里整個生態的銷售額為2.4萬億人民幣,粗略換算約合4000億美元。到2019年,從4000億美元到10000億美元。如此大幅跨越,阿里憑什么實現呢?
帝國不是一天建成的
古語有云: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阿里商業帝國的崛起也非一日之功。輝煌的背后是16年的歲月崢嶸。
曾經滿腔夢想不知與誰能共
每一次回想阿里走過的路,腦海中就像舊膠片般默默回放,一段段讓人時而惋惜、時而激動的片段交錯浮現。眾所周知,師范出身的馬云曾做過教師,最初的創業則是創辦了國內第一個黃頁,此后才創辦了阿里巴巴。由此可以看出,馬云是一個喜歡探索、帶有一絲不安分的人,轉化成有情懷的語言就是一個逐夢之人。然而夢想是豐滿的,現實是骨感的,阿里的發展史可謂滿紙坎坷、一路艱辛。除了大家熟知的被政府部門冷落、不被市場認可,最讓人啼笑皆非的是,阿里剛剛起步的時候,員工根本找不到對象,原因竟然是阿里巴巴太奇怪,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公司頂著奇怪的名字做著沒人理解的事情——互聯網。這就是馬云與阿里巴巴早年的尷尬光景。好在,夢想的力量是強大的,從曾經三尺講臺的教師到如今國際巨頭的老大,從被人不屑的奇怪公司到如今蜚聲國際的商業傳奇,馬云和阿里實現了華麗的蛻變。
做自己的伯樂馳騁千里
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沒遇到伯樂的馬云和阿里,選擇了做自己的伯樂。在2000年的伊始,阿里還是一個讓人不屑一顧的小公司,馬云給了員工一個承諾:阿里會成為杭州最好的公司,成為杭州老百姓最認可的公司,成為杭州納稅最好的企業,阿里的目標是成為杭州的驕傲。馬云與其他企業家最大的不同之處在于,對夢想近乎偏執的執著,對目標極度地明確并且極具行動力。夢想本身并無意義,重要的是為了實現夢想如何去做。如今阿里已是一匹一日千里的駿馬,已經成為中國走向世界的驕傲。白手起家這樣的勵志精神總是讓人鼓舞,阿里的故事啟示我們:是金子總會發光,時運不濟不妨做自己的伯樂,總有一天會讓人刮目相看。
阿里帝國的崛起
在互聯網+的指引下,越來越多的企業走上構建生態之路,包括BAT、小米、樂視、美團等。近期甚至有傳言稱錘子也要做生態。這么多建生 態的企業中,阿里依然顯得與眾不同。隨著阿里生態的不斷推進,一個商業帝國正漸漸崛起。經過十幾年的發展,阿里不斷豐富生態多樣性,并形成了幾大版塊。以電商為基礎,阿里延伸到了互聯網金融以及物流領域,形成了螞蟻金融服務和菜鳥物流兩大版塊。上市之后,阿里則大力推進國際化,包括天貓國際、速賣通等,引進更豐富的國外產品并且將更豐富的產品銷往國外。在移動互聯網成為當下乃至未來必爭之地的形勢下,阿里在移動端布下了重兵,即阿里移動事業群下的各個版塊:UC瀏覽器、高德地圖、神馬搜索、九游、PP助手、阿里文學,搶占戰略高地。此次公布的財報顯示,阿里中國零售平臺移動端成交額首次超過PC端,達到3038億人民幣,移動端月活躍用戶達到2.89億人,同比增長77%。阿里帝國已經涵蓋了電商、貿易、金融(螞蟻金服、網商銀行)、餐飲、旅行、娛樂(阿里影業)、文學(阿里文學)、醫療(阿里健康)、智慧城市等方方面面。
正如馬云所說,阿里巴巴將在全球范圍內建立一個服務全球的商業生態平臺。
DT時代,馬踏云端
今天當我們大部分人還沉浸在互聯網時代的繁榮中,居安思危、高瞻遠矚的企業家們卻早已洞見,未來將是數據技術(DataTech)時代,大數據和云計算將成為未來十年乃至三十年科技發展的核心所在。阿里對此早已運籌帷幄。以阿里的籌建的網商銀行為例,基于消費者行為的大數據分析是其信用評估的重要依據。而在阿里健康、智慧生活城市等方面的布局則為其大數據和云計算的應用提供了施展拳腳的空間。通過大數據和云計算,阿里將圍繞電商、金融、物流、數據、跨境貿易、智慧城市、生物工程等進一步全球化,十年內實現為20億消費者和數千萬企業提供服務和平臺,打造開放的商業生態系統。
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