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發現鮮榨果汁行業有50%左右的利潤,石萌決定辭職創業,在網上賣果汁,1個小時內送貨上門。兩年時間,她和另外3名創業者累計投入20萬元,至今沒有利潤。不過她說,高房價逼迫大家創業,即使重新來過,自己仍舊選擇創業。
創業:50%利潤的誘惑
石萌原來在一家電子商務網站工作,每天喜歡在下午吃些零食。她發現許多同事和自己有這樣的愛好。在為自己和同事“集體采購”的過程中,她發現了商機:既然都市白領都喜歡吃零食,如果做一家能提供鮮榨果汁即時配送的電子商務網站,是不是很有前景?她在同事和朋友圈做了個調研,82%的人認為如果價格合適而且果汁質量有保證,肯定會購買。
有創業想法就應該試試。石萌辭職后著手創業。她調研發現,鮮榨果汁利潤豐厚:不添加水和糖,一杯420毫升的鮮榨橙汁需要大約6個橙子,成本不超過7元,而市場零售價超過20元,除去一些必要的成本后,利潤超過50%。她又在網上搜到另外一家提供食品即時配送的電子商務網站接受媒體采訪的資料,對方也稱毛利超過30%。
有市場需求與成本核算,石萌與另外3位朋友商量后,一家名為“果之”的電子商務網站出現了。人們在網上訂購鮮榨果汁或者甜品,網站會在1個小時內送貨上門。考慮到送貨需要花費的時間和商圈,石萌和朋友在三元橋租房,去年4月份開始創業。“這是第一家分店,我們還計劃在國貿、望京等白領和海外留學人員聚集的商圈投資,開更多分店。”
困惑:利潤還不夠員工工資
網上訂購鮮榨果汁,1個小時內送貨上門;一杯420毫升的果汁收費20元,不要快遞費;不添加水和糖。這種鮮榨果汁的即時配送,吸引了不少人在網上嘗試購買。“我們是一家很小很小的網站,沒有推廣成本,只能在樓下給行人送一些廣告單。不過,網站營業額攀升很快,去年4月份上線后,訂單基本每月保持著20%的增長,年底時網站月營業額就到了1萬元左右。我們曾經做過團購,一天時間就有將近200位都市白領下單購買。”
不過,在高興的同時,石萌發現了一個現象:公司營業額增加,運營成本也在增加,月營業額1萬元帶來的利潤,還不夠員工工資開支。她給記者算了一筆賬:公司4個合伙人,她和另外一個人全職,一位負責運營,一位負責推廣;1名員工負責上門送貨,月工資3000元,兩名兼職配送,月工資略低;1人負責果汁及甜品制作,月工資2700元;一室一廳房租4500元。“這是人員開支和房租賬單。每個月1萬元的營業額,除去5000元左右的水果原料開支,毛利在5000元左右,還不夠人員開支,我和另外一個合伙人從開始就沒有拿工資。而且隨著公司營業額上升,必須招更多快遞和制作人員,員工工資也持續增加。仔細研究了公司賬單,一條是公司運營成本曲線,一條是公司收入曲線,兩條曲線幾乎平行沒有交叉,想盈利幾乎沒有希望。”
轉型:大客戶訂購
一項大有市場的互聯網創業,為什么陷入困境?石萌研究了公司的整個運營,發現了很多問題:以橙汁為例,制作一杯420毫升的橙汁,不加水和糖,需要六七個橙子。如果一位客戶就訂購一杯橙汁,鮮榨后可能有半個剩余,為了保證果汁質量只能丟掉,這是事先沒有預想到的損耗。員工培訓過程中,水果的損耗原來也沒有計算到;一位顧客訂購一杯果汁,一位員工上門送貨,不收取送貨費用,仔細核算后是虧本的。如果零散的訂單增加,送貨員必須增加,不會因為規模增大就產生更大的效益。
“我也想過找投資擴大規模,互聯網行業或者電子商務行業都這么做,我的電腦里有好幾份翔實的商業計劃書。投資人見面后,幾乎從始至終只問一個問題:你的生意如何做大,如何成百倍成千倍的做大?投資人想的是什么時候套現,并不是真正關心我們的創業。”見過兩位投資人后,石萌放棄了尋找天使投資這個有些不切實際的想法,把精力投入到公司運營。
石萌和3位合伙人仔細研究了公司的客戶情況,和客戶電話交談或者上門面談,發現鮮榨果汁生意的市場需求還是很大,但是零散的訂單確實使得公司處于一種不上不下的狀態。根據以往的經驗,公司決定轉型,做企業大客戶99元以上的訂單,次日送達,不收快遞費;針對個人會員提供長期配送服務。“調整后,公司個人訂單銳減,不過在過去公司運營過程中遇到的問題也解決了,從5月份開始,公司首次出現了營收平衡。”
感受:高房價逼迫大家創業
談到從辭職至今兩年的創業經歷,石萌感觸頗多,很多事情只有實際去做,才能發現其中的一些細節問題。“兩年前辭職是因為高房價,如果依靠在單位上班根本買不起房子,于是我就動了創業的念頭。在創業過程中遇到了困難,不過仔細研究后,也找到了新的方向。我感覺現在處于重新創業階段,可以說是接力跑的第二棒,發現創業這件事情是可行的。如果重新來過,我依然會選擇辭職和創業,會繼續尋找和等候網站市場營銷的引爆點。”
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