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社會是一個靠本事立足的社會,每個人都面臨著挑戰和考驗。在這樣的社會謀求立身之地、發展之路,無論哪行哪業,無論身處何位,都需要實干精神。一個人如果整天懶懶散散,什么活都不想伸手,有了任務往后退,有了榮譽爭著上,這種人不會受到人們的尊重,也很難有什么發展。
實干是實現知識向能力轉化的催化劑;現實生活中,一些人把自己的前程系在某些人身上,終究是靠不住,靠不長遠,自己心里不踏實,腰桿子也硬不起來;每天得過且過,無所事事,不會有好結果,因為天上是不會掉餡餅的;通過不正當手段暫時撈取到某種好處,畢竟走的不是正道,總有一天會露餡。只有靠自己干出來的才有說服力,自己才心安理得,才會被大家看得起。
多干工作多受鍛煉,是做人的境界,也是進步的階梯。有任務才會有經歷,有實踐才能有能力。“干”與“不干”、“干得多”與“干得少”,是決定一個人能力強弱和作為大小的關鍵因素。多干的人才會多能,能者只有經過更多的任務擔子歷練,能力素質水平才會更高更強。領導交任務是一種機遇,應該倍加珍惜;領導壓擔子是一種信任,應該敢于擔當。不推脫逃避,不拈輕怕重,肯踏實多干,愿無私奉獻,才能不斷收獲能力,提升素質,有所作為,成長進步。
沒有頑強拼搏的作風是干不好工作的。只有不怕吃苦,樂于奉獻,有了任務主動靠前,勇挑重擔,埋頭苦干,任勞任怨,才能真正把干好工作的愿望變為實實在在的成績;只有把辦每一件事、完成每一項任務,都當做經受磨煉、增強素質的機會,全身心地投入,竭盡全力完成,才能使自己在壓力中不斷成熟,能力不斷提高,受到上級的信任和下級的擁戴。
事事認真是保證工作質量的關鍵。養成事事認真的作風,就能做到事多而不忙亂,緊張而有秩序,避免出現紕漏。因此,了解情況、謀劃工作、組織落實、解決問題都要體現一個“細”字。尤其是機關工作,起草文件時,語言和結構要嚴謹,程序和邏輯要嚴密;處理事務時,協調要有頭有尾,不能丟三落四;承辦文電時,手續要完備,登記要清楚,不能錯辦、漏辦。
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要經常學習別人的長處,改正自己的短處,不滿足于小范圍優秀,不滿足于過得去,不滿足于交差過關,立足于始終過得硬,高標準地做好各項工作。
實踐證明,破解難題難事最能提高人、鍛煉人。一件棘手的事就是一個好老師,一個難題就是一層成才的階梯。人的過硬素質都是重大任務壓出來的,是經常參與中心工作和干重活、急活磨出來的,是不斷處理難點和棘手問題練出來的。因此,在急、難、重的任務面前,要敢站出來,能頂起來,招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能勝,在解決重點、難點和棘手問題中錘煉自己、檢驗自己、提高自己。
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