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投資理財的時候,許多人一遇到市場調整,就慌忙買進賣出。頻繁地進進出出,一年到頭不但弄得身心疲憊,而且收益不大。其實,可以借助一下銀行資深理財專家團隊,一定能找到適合自己的理財產品和方式。現在先讓我們走進股神巴菲特投資理財的方法。以下是勵志人生小編分享給大家的關于巴菲特的理財方法以及巴菲特的投資方法,一起來看看吧!
巴菲特的理財方法
1:把所有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里,然后小心地看好
究競應把雞蛋集中放在一個籃子內還是分散放在多個籃子內,這種爭論從來就沒停止過也不會停止。這不過是兩種不同的投資策略。從成本的角度來看,集中看管一個籃子總比看管多個籃子要容易,成本更低。但問題的關鍵是能否看管住唯一的一個籃子。巴菲特之所以有信心,是因為在作出投資決策前,他總是花上數個月、一年甚至幾年的時間去考慮投資的合理性,他會長時間地翻看和跟蹤投資對象的財務報表和有關資料。對于一些復雜的難以弄明白的公司他總是避而遠之。只有在透徹了解所有細節后巴菲特才作出投資決定。
由此可見,成功的因素關鍵在于在投資前必須有詳細周密的分析。對比之下,很多投資者喜歡道聽途說的小道消息或只是憑感覺進行投資,完全沒有進行獨立的分析,沒有贏利的可靠依據,這樣投資難免不會招致失敗。
2:盡量避免風險,保住本金
在巴菲特的投資名言中,最著名的無疑是這一條:“成功的秘訣有三條:第一,盡量避免風險,保住本金;第二,盡量避免風險,保住本金;第三,堅決牢記第一、第二條。”為了保證資金安全,巴菲特總是在市場最亢奮、投資人最貪婪的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而激流勇退。1968年5月,當美國股市一片狂熱的時候,巴菲特卻認為已再也找不到有投資價值的股票了,他由此賣出了幾乎所有的股票并解散了公司。結果在1969年6月,股市大跌漸漸演變成了股災,到1970年5月,每種股票都比上年初下降了50%甚至更多。
巴菲特的穩健投資,絕不干“沒有把握的事情”的策略使巴菲特逃避過一次次股災,也使得機會來臨時資本迅速增值。但很多投資者卻在不清楚風險或自已沒有足夠的風險控制能力下貿然投資,又或者由于過于貪婪的緣故而失去了風險控制意識。在做任何投資之前,我們都應把風險因素放在第一位,并考慮一旦出現風險時我們的承受能力有多強,如此才能立于不敗之地。
3:作一個長期投資者,而不是短期投資者或投機者
巴菲特的成功最主要的因素是他是一個長期投資者,而不是短期投資者或投機者。巴菲特從不追逐市場的短期利益,不因為一個企業的股票在短期內會大漲就去跟進,他會竭力避免被市場高估價值的企業。一旦決定投資,他基本上會長期持有。所以,即使他錯過了上個世紀90年代末的網絡熱潮,但他也避免了網絡泡沫破裂給無數投資者帶來的巨額損失。 巴菲特有句名言:“投資者必須在設想他一生中的決策卡片僅能打20個孔的前提下行動。每當他作出一個新的投資決策時,他一生中能做的決策就少了一個。”在一個相對短的時期內,巴菲特也許并不是最出色的,但沒有誰能像巴菲特一樣長期比市場平均表現好。在巴菲特的贏利記錄中可發現,他的資產總是呈現平穩增長而甚少出現暴漲的情況。1968年巴菲特創下了58.9%年收益率的最高紀錄,也是在這一年,巴菲特感到極為不安而解散公司隱退了。
從1959年的40萬美元到20xx年的429億美元的這45年中,可以算出巴菲特的年均收益率為26%.從某一單個年度來看,很多投資者對此也許會不以為然。但沒有誰可以在這么長的時期內保持這樣的收益率。這是因為大部分人都為貪婪、浮躁或恐懼等人性弱點所左右,成了一個投機客或短期投資者,而并非像巴菲特一樣是一個真正的長期投資者。
巴菲特的投資方法
巴菲特的投資方法,簡單總結有四條原則:
(1)尋找好公司 ----有良好的贏利記錄,有好的贏利模式,有好的成長性;
(2)低價買進 -----股票價格低于其內在價值時買進或在市場恐慌拋售時買進;
(3)長期持有 -----等待企業的成長,從長期看股票的價格由其內在價值決定;
(4)遠離股市 -----股市的波動會產生強大的誘惑,誘惑投資者進行短期交易。
巴菲特投資理財的10大定律
定律1:永遠不要虧錢
這條定律適用于所有的投資——如果你在虧損中經營,那你需要加倍努力才能回到企業最初的狀態,更別提掙了。
定律2:從便宜貨上尋求高價值
定律1和這條定律配搭在一起簡直是完美。“價格是你支付出的錢,價值是你獲得的錢。”當你花費的價格高于你的收獲時,你就賠錢了。正如你為信用卡支付高昂的利息或者購買不常用的東西一樣。
相反,向巴菲特一樣學會“節儉”,那你將從“低價格”中找到“高價值”。他寫道,“無論是襪子(socks)還是股票(stocks),我都喜歡在打折或者價格低時買優質的產品。”
定律3:養成健康的消費習慣
巴菲特20xx年在佛羅里達大學演講時稱,“大多數的行為都是習慣使然,而且就因為習慣是自己不易察覺的,所以很難被打破。”習慣是可以改變的,越早改越好。
“我認為最大的錯誤在于,不趁早開始培養正確的儲蓄行為,因為儲蓄是一種習慣。”注意這些理財習慣并且加以鞏固,可以幫助你融資,同時改掉那些不利于斂財的習慣。
定律4:避免債務,尤其是信用卡債務
巴菲特的生財之道在于用利息來增加收入,而不是用賺取收入來支付利息,后者是許多有信用卡債務的人正在做的。
他特別提醒過要警惕信用卡消費,最好干脆不使用它。“信用卡的利息十分高昂,有時18%,有時為20%,如果我借的錢被收取如此高的利息,那我一定會破產。”
定律5:手上要有現金
巴菲特在20xx年Berkshire Hathaway(巴菲特的美國保險公司伯克希爾·哈撒韋)年度報告中稱,我們總是至少留200億美金(甚至更多)的現金在手上,這些儲蓄幫助Berkshire Hathaway平安度過了經濟大蕭條,而其他企業早已被淹沒。
他說道,“現金流對于企業和個人都如氧氣一般,不要只考慮當下,要有憂患意識——兩手空空該怎么辦。當賬單到期的時候,只有現金能幫得上忙,千萬不要打無準備之戰。”
定律6:投資自己
巴菲特曾說,“盡可能的給自己多投資,你自身才是目前最大的財富。任何你做的提升能力使自己更有價值的事情都會最終帶給你更強的購買力。”
而且投資回報很高,你投入一分,收回十倍。不像其他類型的投資,這是不用交稅的,也沒人能偷得走它。
定律7:了解金錢如何運作
投資自己的一部分是學習該如何理財。你了解的關于個人理財的知識越多,你就越能降低風險保證財產安全。
巴菲特簡單的一語道破,“多讀書。這就是知識量的建立,就像復利一樣。”
定律8:將低成本股指基金納入投資組合
多年來巴菲特一直強調這點,“如果你投資一個低成本的股指基金(如果你不一次性投入所有錢的話,而是在20xx年時間內陸陸續續投入),通常在20xx年以后你會比90%同時開始投資的人掙得多。”
定律9:懂得給予
巴菲特在20xx年為希拉里克林頓做政治籌款會時稱,“若你是最幸運的那1%的人類,那你需要考慮考慮為剩下的99%做些什么。”作為屬于那1%人類的巴菲特,并沒有食言。
剛過去的7月,巴菲特捐助了Berkshire Hathaway中28億股份給了5家慈善,同時他和比爾蓋茨都是GiVing Pledge的創始人,這保證了130位億萬富翁將捐助慈善。盡管你可能不是億萬富翁,你依然可以通過捐款使人生更有意義。
定律10:將金錢作為長期游戲
巴菲特曾說過,“前人栽樹,后人乘涼。”這很對。前期做好理財,日久天長你將會得益于這些回報。正如還清債務,保障養老以及支付孩子的大學學費。
巴菲特做投資決定的核心是他的長遠打算,在他20xx給股東的信中稱,“人們應該擁有幾十年的長遠眼光,他們的重點應該放在——在整個投資生涯中獲得可觀的收益和購買力,而并不僅僅在股市波動或者經濟危機時。”
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