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有詩云:“綠陰不減來時路,更添黃鸝四五聲。”在眾人熟悉的綠陰職畫的景色中,又傳來黃鸝的歡快叫聲,別有一番情調,更能吸引人心。同理,如果我們能在平實的言談中,巧妙地滲入一些新的東西,就能使我們的言談充分體現迷人魅力和積極影響。言談富有新意的常用方法有:
推陳出新巧合成
每一種觀念,包括歷史上遺留下來的一些為眾人所熟知和認可的觀念,都是在一定的背景下產生的,隨著時代的發展,這些觀念從個體上看,有其合理性,也有其局限性,而從整體上看,這些觀念之間又有相互補充、糾偏、完善的潛在作用。如果采用組合的方法,把它們有機地合成一種新的觀念,那么其合理性就會擴大,更接近事物的本質。如,求賢若渴和懷才不遇是一對古老而常新的矛盾,某領導談到這一問題時說:其實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也常有,關鍵是要找,而不能坐等。如果伯樂有“三顧茅廬”的誠意,千里馬有“毛遂自薦”的勇氣,那么不管是伯樂找到了千里馬,還是千里馬找到了伯樂,對于雙方都是幸事。“伯樂與千里馬”“三顧茅廬”“毛遂自薦”等歷史上的觀念,就這樣被合成了一個更完善、更能為眾人所接受的現代觀念。
自圓其說巧“逆解”
人們的心目中不同程度地板結著一些自己深信不疑的觀念,不能簡單地說這些觀念是錯誤或陳舊的,但其中確實存在很多不全面、待更新的地方。如果你敢于“逆解”這些觀念,揭示新的理解且能自圓其說,必能產生不同凡響的效果。如松下幸之助提出一個觀點:“吝嗇就是創造新價值。”他認為:吝嗇這個詞,從字面上看是個貶義詞,但吝嗇的本意是將自己的一切提高到更重要的地位。人們往往只從消極的、非生產性的角度去想象吝嗇的含義,而沒有從積極的、生產管理的角度去發展吝嗇的內在精神。當代市場中的價格競爭,往往取決于企業的“吝嗇”程度。這種說法的確使人耳目一新,在震驚之余產生共鳴。
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