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聰明者眾多,能過“愚”字關者甚少,大智者往往大愚。一種智慧,能夠被別人認識是一種榮耀,能夠被自己認識是圣者賢人。清代的鄭板橋在自己廉潔為官一生即將離別之際,留下了“難得糊涂”這一名訓,仔細品味,道理深奧。平凡的人睜著兩眼看世界,經常看錯;不平凡的人閉一只眼睜一只眼看世界,一目了然;超凡的人閉著雙眼用心看世界,所向無敵。人生有三種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人之初;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人到中年;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回歸自然。只有淡泊明志,才能寧靜致遠。
●一、糊涂人聰明一世
人應該學會聰明,學會生存之道。但不是學小聰明,小聰明的人能聰明一時而不能聰明一世。大智若愚,表面上糊涂之人,不計一時的得失卻能聰明一世,只有明哲保身,化險為夷,化干戈為玉帛,方能始終立于不敗之地。誠然,“糊涂”不招人喜歡,但“聰明”同樣也不一定招人喜歡;只有聰明著糊涂的時候,方皆大歡喜。是非窩里,人用口,我用耳;熱鬧場中,人向前,我落后,以免城門失火殃及池魚,退一步海闊天空,忍一事風平浪靜,不怕事多,只怕多事。人們常說: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友。因為有些事情,不談是個結,談開了是個疤。變老并不等于成熟,真正的成熟在于看透;看透不說透,繼續做朋友,方為明智之舉。人本是人,不必刻意去做人;世本是世,無須精心去處世。靜坐常思己過,閑談莫論人非;遇事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大事堅持原則,小事學會變通;遇事瀟灑一點,看世事糊涂一點。牢騷太多防腸斷,風物長宜放眼量。
糊涂與清醒是相對應的。清醒意味著理智與理性,人要想在社會上生存必須保持清醒的頭腦,這樣才不致于決策失誤。與別人競爭,欲戰勝對手,就要盡量避免許多無謂的糾纏,節省寶貴的時間和精力,才能更快、更好地實現自己的目標。面對失敗和挫折一笑而過,是一種樂觀自信;面對誤解和仇恨一笑而過,是一種坦然寬容;面對贊揚和激勵一笑而過,是一種謙虛清醒;面對煩惱和憂愁一笑而過,是一種平和釋然。
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