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穿但不說穿,很多事情,只要自己心里有數就好了,沒必要說出來。世界太大,生命這樣短。要把它過得盡量像自己想要的那個樣子,才對。
人都想把別人看穿,又都怕被人看穿。那些看穿了的人會假裝看不穿。這個游戲的規則,就這么一直被一代一代地遵守著。
距離產生美。大多數人會把原因歸結為:太頻繁的接觸會讓心理產生過度適應乃至疲憊感。距離太近接觸太多,新鮮感也便不新鮮了。這只是原因之一,除此之外,人心更有隱秘。人有一種共有的心理特性:怕被別人看穿。
人際交往中,每個人在處理“人際距離”問題上都會格外地謹慎。如果仔細觀察會發現:兩個人的交往途中,距離一旦過近,接下來必然會有一小段的交往冷卻;距離若是突然過遠,緊接著兩人又都會加勁親密起來。
人人都愛那一點點距離感,怕被“看穿”的背后,都是怕被征服。
強勢的人,不怕被看穿,因你看穿了他,也只能更服他。平凡的人,所有的自信,都只來源于心底私藏的一點點神秘。即便是朋友之間,如果猛的一下把心理距離快速地拉近,會一時間讓雙方產生自由緊缺的不適感。
不論之前彼此從對方身上看到了多少優點,接下來,都會開始不斷地去發掘彼此身上的缺點。這是突然的過近人際距離給人造成的心理排斥反應。每個人都希望自己能夠與親友之間維持適中的心理距離不論在誰面前,都不愿當一個隨時隨地被看得清楚仔細的透明人。
人與人之間,關系的遠近,意味著處世方式和行事手法的各不相同。人際關系,說到底,就是距離關系。這就意味著,不論與誰的交往,你要懂他們,但不必把他們打聽得太仔細。
誰都不希望被看穿,同時,誰又都希望能把周圍的人看穿。于是在自己所能的范圍內,總是更詳盡地去收集對方的資料,在交往的過程中,有意無意就會把你所收得的這些信息施展出來,隱隱的,人總是認為,誰了解更多,誰就更有主動性。
所以,任何一種人際關系,都有競爭。有時是競名逐利,有時是爭奪感情,更多的是競爭交情的上風關系的主動權!
看穿,也分幾種境界:下者,看穿也說穿。這樣的人交友難有長久摯友。中者,看穿不說穿。這樣的人不愁沒人愿與他做朋友。上者,看穿卻裝看不穿。這樣的人,內心是有大意圖的。
對于聰明好勝的中國人而言,揣著明白裝糊涂,實在太難。能做到看穿但不說穿。也是本事。(文:蘇岑)
熱門專題: